五道蚕丛初辟,三盆虎圈俄修。采桑秦女自风流。
翻学下车冯妇。
浴罢恰如得子,缫成便可封侯。彩丝束缚挂钗头。
傍向盘龙欲斗。
短日驱驰驹一罅,百刻六旬分卜夜。残年馀力秉烛吟,所冀二中并四下。
敢多奇疾希卢扁,祇是寒温随补泻。转庵著眼从昔高,伯仲古人相匹亚。
细哦纤巧天许觑,硬语崚嶒神所借。窠臼已脱卑晋宋,真淳更拟出陶谢。
近惊樗野轻千里,远自鄱阳踰百舍。举似诗家说中蜜,更引禅宗谈倒蔗。
老父病后已云怯,馀子听诗应转怕。那令勉继坡公韵,预恐难逃灌夫骂。
归云冉冉送年华,鹤发萧萧不到家。已向九天沾雨露,好于平地乐烟霞。
缅思玄豹栖寒雾,应笑黄蜂趁晚衙。毕竟世缘何日了,林泉留客有茶瓜。
脩竹荫幽涧,筑亭留隐君。隐君去已久,何人蹑清芬。
抚弦变新声,感慨万古情。不识翁玉润,不识翁冰清。
烟林暮萧萧,风水秋泠泠。故交难再得,兀肰空旧亭。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敞也;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丛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邃也。
今所谓东丘者,奥之宜者也。其始龛之外弃地,予得而合焉,以属于堂之北陲。凡坳洼坻岸之状,无废其故。屏以密竹,联以曲梁。桂桧松杉楩楠之植,几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经纬之。俛入绿缛,幽荫荟蔚。步武错迕,不知所出。温风不烁,清气自至。水亭狭室,曲有奥趣。然而至焉者,往往以邃为病。
噫!龙兴,永之佳寺也。登高殿可以望南极,辟大门可以瞰湘流,若是其旷也。而于是小丘,又将披而攘之。则吾所谓游有二者,无乃阙焉而丧其地之宜乎?丘之幽幽,可以处休。丘之窅窅,可以观妙。溽暑遁去,兹丘之下。大和不迁,兹丘之巅。奥乎兹丘,孰从我游?余无召公之德,惧翦伐之及也,故书以祈后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