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和前韵有自顾不才惭锡土只缘多病欠朝天之句即席次韵

雨露汪洋普汉恩,凤衔丹诏出红云。拓开地角皆和气,净挟天河洗战尘。

尽道玺书十行下,胜如琴殿五弦薰。乾坤兼爱无南北,何患云雷复有屯。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猜你喜欢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
客子愁无奈,桃花笑不休。
百年今日胜,万里此生浮。
莽莽樽前事,题诗记独游。

魁垒万夫雄,堂堂望一宗。名联千佛土,籍著九围重。

月旦推三凤,风流属二龙。哀哉埋玉树,一坞閟金钟。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野桃开后柳飞绵,长自负春妍。费尽买花钱,禁多少、风天雨天。

碧城十二,红桥廿四,往事总凄然。梦也不曾圆,只檐月、看人自眠。

扪萝直上最高头,万里苍茫生客愁。白露衣袍千嶂夕,紫微环佩七陵秋。

月明远塞知胡遁,风急长杨恐帝游。天末彩云如有意,至今常傍翠华流。

缥缈游丝堕不收,悠然庭砌绿阴稠。院凉僧少音声绝,时听敲门亦自幽。

床头史记千番纸,世上兴亡一窖尘。
惟有炳然周孔道,至今余泽浸生民。
尽知人钩曲,独见君钩直。
年年此矶上,万掣无一得。
持竿只自苦,吞饵何尝识。
试效人所为,君鱼不胜食。

自庇槐阴影更重,悠飏午梦半醒中。已看新绿看浓绿,不爱深红爱浅红。

无一日不醉,未尝见有疾。
三日偶无酒,咄咄怪病出。
肺壅鼻垂涕,不饮逾十日。
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
奈何官价贵,典衣买灰汁。

岁月如驰,早换了、一番秋色。曾记得、春时始聚,匆匆又别。

匝地烽烟何日靖,连番羽始催行急。恨无端、按剑又从戎,为征客。

儿女泪,空教坠。离别恨,何从说。愿旌旗西去,早为奏捷。

谈笑漫挥诸葛扇,运筹好画张良策。愧浮生、不复事长征,随车辄。

曙雪苍苍兼曙云,朔风烟雁不堪闻。
贫交此别无他赠,唯有青山远送君。

幽花向晚压群芳,青女相怜未著霜。珍重品题逢豸史,重来应见带围黄。

何物淮夷久乱华,东风依旧满天涯。春盘荐酒杯频举,醉笔题诗字半斜。

无数故人俱契阔,一双老眼近昏花。家贫赖有长镵在,坐待青山长蕨芽。

天台山里草堂低,一到都城识面稀。
绮里冠裳遵汉命,许由风骨谢尧归。
去时暑气蒸船滴,到日秋云伴鹤飞。
谁向薜萝寻觅得,石桥侵汉见依微。

叠鼓翻波汴流响,双旌照地秋日晴。兰陵使君下斋舸,都门送客冠盖倾。

使君去从金马署,颜朱发漆意气横。十年待诏困囊粟,千骑乞得专名城。

城居虽小地乃大,物众力薄俗喜争。惠穷迁暴各有术,从来治者难其平。

使君才勇固自许,一州讵足烦神明。从容谈笑期月尔,坐听道路传能声。

教行民服已无事,乘时豫乐与众并。惠山荆溪两秀绝,丹毂画隼当春行。

还有歌诗写高兴,宾客谁许从唱赓。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单于。

小阁廉纤微雨。金鸭水沉一炷。临别苦丁宁,携手画栏深处。

人去。人去。长日满庭飞絮。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边无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溟阴。
笠泽鲈肥人鱠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南衙钱二缗,尽散公两仆。我欲抱儿勤,公莫让私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