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憕,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其父李希倩,中宗神龙初年任右台监察御史。张说为并州长史太平军大使时,引憕常在幕下。后为宇文融判官,括田课最。迁监察御史,历给事中,河南少尹。天宝初,出为清河太守,改尚书右丞、京兆尹。转光禄卿、东都留守,迁礼部尚书。安禄山陷长安,遇害。赠司徒,谥忠烈。
悼亡何事觉神伤,端为音容不可忘。举案素闻敦节操,题桥今见共龙光。
锦囊屡庆素恩重,丹旐俄嗟蜀道长。髣髴灵游元未远,无人解致返魂香。
我惭仁知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
一纸书来速。道空斋、翛然对影,不胜幽独。欲倩主人为留意,觅取如花碧玉。
待它日、贮之金屋。若得可人如我愿,更何妨、拼却珠千斛。
但只恐,难从欲。
风流好个良司牧。向风尘、犹耽吟咏,公然脱俗。只有缠绵情不改,恣意寻欢取乐。
浑不解、鬓丝如擢。寄语东君宜自遣,还须留意于官牍。
书中意,容徐覆。
吾恒赋止酒,所止寓言耳。今日止自公,焉得不遂止。
古人止伊何,所止非一指。止戈戒残暴,止水戒淫圯。
止言恐伤佞,止得恐伤侈。所止止非僻,未闻止醪醴。
此止盖有由,止之以资理。止酤可蠲费,止酿可馀米。
止饮可缮性,止酗可循理。斗暴与沈溺,便佞而侈靡。
苟不遂止之,祸将甚于此。抑闻古崇祀,燕飨备嘉旨。
明禋本精意,德将在诚已。尊卑式隆杀,撙节有定纪。
此时百礼成,止不待刑弭。止此时则然,尊罍未遑耻。
肺肠谢薰灼,清醒从此始。苟无忧患婴,饮水亦足喜。
寄谢沈湎徒,吾今真止矣。
鸣春如有意,谁与画眉长?若诉梨园事,开元梦一场。
日出检群书,幽窗送新翠。中怀偶不平,展卷风花坠。
西汉尚文章,东汉尚节义。横议遭焚坑,激扬天所忌。
出师前后心,侃侃追谟誓。典午快雄谈,南朝工藻缋。
宣公奏疏陈,谏果余真味。诗史少陵翁,讴歌纪时事。
韩起八代衰,造语开蒙翳。欧阳复曾王,雄豪美孰继。
三苏思涌泉,落墨潮海至。道学尊紫阳,韦编尼父志。
文山《正气歌》,一字千秋泪。厥后叶宫商,梨园矜纸贵。
鸡林帖括佳,假借先民意。枉费子衿才,何殊优孟戏。
劳劳读律家,繁赜久师吏。刀笔发奇葩,他年公辅器。
吁嗟鲁一儒,可以封经笥。
信手吟成信手抛,纷纷笔墨落墙坳。应刘凋谢卢杨散,南社晨星感旧交。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