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题

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上登临游幸,未尝为乐,或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赋此诗。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上登后游幸,未尝为乐,或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赋此诗。
宫中辇道旁秋草丛生,上林苑的鲜花压满枝头。
登高生出的无限悲苦和感慨之意,这恐怕连我的侍臣也不知道。
注释
辇(niǎn)路:指皇帝马车所行的道路,即皇宫内的道路。辇:皇帝的马车。
上林:即上林苑,也指皇宫园林。详见《城东早春》注。
凭:倚,这里指后高眺望。
何限:无限。

赏析

  李昂(即位前名李涵)在位十四年。他登基后宦官一直专权,甘露事变后他更是失去了人身自由,一生软弱,郁郁而终。他工于五言,诗风清俊有骨气。这和他的性格似乎不大一样。也许李涵本人也不是糊涂昏庸之辈,不过是唐王朝末期国家颓败的气数使他没有更大的作为罢了。

  对于宫廷除了皇帝没有谁更有发言权了。这是一首先写景转而直抒胸臆的诗。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作品应该写于甘露事变之后。路边的秋草和上林苑里的繁花相比,既不美丽,又不茂盛,只是平平凡凡的野草,而且这秋草是不起眼,没有人注意的道边草罢了。秋风一过,秋草只能随风而倒,全没有坚定自主的力量。所以看似在写宫中的一般气象,实际也说明了文宗只是个傀儡而已。后面的诗句里就带着骨气了,他宁愿凭高无限意的生活下去,而不稀罕整日复同侍臣的虚假君主生活

  就算御花园是天下最美的花园,但是文宗皇帝是不贪图这将要凋零的美丽的,他心中的理想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登上统治者的高位,而不是做一棵依附于宦官的墙头草。王室的后代能有这样的理想,也算难能可贵了。唐代末期混乱的局势下,李姓王室已经处于了衰颓中。诗的开头说辇路上长起了秋草,这是不应该的,宫人连起码的除草工作都不认真对待了,可见王室的没落程度。这时候的文宗皇帝可能只有说说心中理想的权力了,要真的振兴唐王朝似乎仅是空想了。文宗远大的理想可贵在还没有忘记昔日先人打下的江山,但是这只能被理解为文宗身上有着贵族的骨气,他一个人是不能实现如此艰巨的目标的。其实他就是一个空想家。

  他的心理后人是应该理解的,长期受人摆布,连人身自由都成问题的文宗皇帝很难抒发自己的苦闷。这首作品的立意还是有它的高明之处的。文字上抓住了宫廷的特点,像上林苑、辇道、侍臣,都是宫廷特有的。宫中题,表现在环境上,也是宫中人生活的写照。

  宫廷除了它应有的繁华,热闹,也有许多神秘的黑暗面。书籍里也曾记载了许多宫廷中阴险复杂的倾轧,宫廷斗争历来是最危险的斗争,连皇帝本人都深陷这种漩涡的时候,一个王朝就处于深深的危机当中了。

创作背景

  唐朝经“甘露之变”后,朝廷大权彻底落人宦官之手,诗人也被软禁,他忧心忡忡,触景生情,有感而作此诗。
李昂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登基,年仅十八岁。李昂在位十四年,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李昂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享年三十二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猜你喜欢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此君如佳士,得一不为少。如何弥岗峦,十里青未了。

泉源湛山椒,红亭藏缥缈。奔流里万丈,穿林下萦绕。

居僧惜泉出,少借作溪沼。冰霜溅沫乱,琴筑仙音杳。

水竹自莫逆,独厌逋客扰。我亦愿结交,禅房寄深窈。

门前石盆潭,奁镜澄不挠。寺后仙人壁,崚嶒插云表。

卜游已经年,此志幸不夭。菟裘在何许,清境吾将老。

手扬教铎下龙汀,三载从容擅最称。
禄釜半虚家继廪,书窗独冷仕如僧。
狎曾问字春风坐,惜欠论心夜雨镫。
此去兰台芸阁邃,尚须时寄一溪藤。
长笛声奏苦。
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共占花园争赵辟,
竞添钱贯定秋娘。七年浮世皆经眼,八月闲宵忽并床。
语到欲明欢又泣,傍人相笑两相伤。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金飙猎猎受降旌,虎帐累累细柳营。坐屈遐荒三百万,何须掠地与屠城。

军中安得奋空拳,敌势猖狂壁垒坚。争战年深稀露布,相持日久合屯田。

献谋岂少徐洪客,抗节谁为鲁仲连。愧我昂藏身七尺,渡江未敢著先鞭。

天如寒鉴月如冰,僵卧家僮唤不应。却忆少年游太学,萧然独对短檠灯。

风雨潇潇过碧虚,单衣轻曳晚凉馀。人凭高阁一身远,秋老江城万木疏。

野色渐开云碎影,暮愁欲起雁横书。栖鸦不用催归去,目断南郊水竹居。

萍实今何在,乡名犹未更。绳桥隳臲卼,土偶飒精英。

客计歌狼跋,归心叹蚓萦。独看流水缓,花底有馀清。

我从百粤来,苍梧访陈迹。岂复剥琢声,空馀旧枰石。

唐运垂三百,高风此仙客。冉冉埃壒中,何由一相识。

二龙巡夏代,八骏驭周朝。豫游光帝则,乐饮盛民谣。

皇储遵洛禊,滥觞追灞桥。掌祓开神篽,司马动銮镳。

周旗交采眊,晋鼓杂清箫。旌宫临广隰,藻卫烁严椒。

兰樽沿曲岸,灵若溯回潮。

有子尊陶母,留宾忆范逵。龙津雷焕剑,虎旅晋公麾。

海击鹏抟远,云垂鸟势卑。弦高今已矣,无复梦皋夔。

役役岁将暮,闲暇不易得。高贤会山阿,恨此云雾隔。

敬亭新归人,金台旧游客。偕彼东皋翁,于焉话畴昔。

心契金兰交,意探山水迹。我穷不出门,颇觉天地窄。

君虽倦游归,有志终致泽。长歌楚狂词,痛哭贾生策。

努力青云衢,毋使头遽白。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江南烽火连天炽,移家鹿门深处。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

萧萧乱舞。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门掩黄昏,一灯挑尽冷吟苦。

小窗闲坐抱膝,离骚披半帙,魂断如许。欧子秋声,白公长恨,并作今宵愁绪。

零砧碎杵。更瑟瑟飞来,和成凄楚。掩卷伤心,又听山鬼语。

僧舍茶烟满竹扉,绳床暂憩亦忘机。萸香菊淡人无语,听到哀蝉落叶希。

齐颜易画不须更,对客挥毫最有情。斗酒百篇原敏捷,探微一笔亦功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