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之子问行役

之子问行役,火伞正当天。酷哉几可炙手,流汗满襟沾。仆仆长亭古道,人在竹舆何似,甑釜受蒸煎。帝悯苍生热,敕下九龙渊。命丰隆,驱屏翳,起蜚廉。神工一炊黍顷,爽气遍垓埏。洗涤山河尘土,转作清凉境界,物类举醒然。稽首谢天赐,伸脚快宵眠。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

霄汉瞻佳士,泥途任此身。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天衢名利场,尘泥继朝昏。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
慨然忽高举,翩若黄秸翻。
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
回首岂无怀,眷眷望国门。
想象解装初,完美未可论。
纵横置老屋,缺肃周短垣。
臧获念去故,炊爨假罂盆。
幼椎喜就新,阶庭走诸孙。
幸有克家子,生事不日温。
计昌昔名都,於今亦雄藩。
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
况复多巨公,分义素所敦。
丞相辞黄阁,学士乘朱轓。
青云同禁省,白首会山樊。
潩水湛寒光,尽眼清心魂。
华堂临曲渚,画舫承芳樽。
高谈金石谐,逸笔风雨奔。
得朋诚多欢,孤陋未可谖。
时当惠好音,独乐慰荒园。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君不见新寺矶,女儿浦,
小姑嫁与彭郎去。天开地辟本何心,
以邪见我成疑误。风烟天并双丫石,
旧已知名今始识。佳山要自胜佳人,
未见好山如好色。满壁题诗吾所耻,
倒激西江谁与洗。安得人间马长卿,
尽作山中鲁男子。

自是尧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躯有病侵。

倾倒投子油瓶,拗折龙孙头角。
大炉鞴裹烹煎,香透千岩万壑。
殷勤奉供昔年高卧白云僧,与无舌人从头咬嚼。
咬得著,鼓舞升平,
唱村田乐。
才薄难趋供奉班,归来作意水云闲。
谪官谩说九年计,客枕曾无一夕安。
渭水不应谩钓艇,淮阴便合起登坛。
唤回胜景凭夫子,使我甘归苜蓿盘。
维扬相别后,十载浙江居。
气概贫犹在,颠狂老渐疏。
已凭天柱客,曾寄汉阳书。
近见人来说,才华患有余。

少年场里老诗翁,郭外行吟草色中。踏上蹇驴人尽笑,风流还与据鞍同。

若古兮多奇,御夏兮高明。
蹇千山兮在下,石吐泉兮泠泠。
采新果兮半熟,被疏絺兮全轻。
非老子兮孰悟,亦晋人兮予盟。
风来南兮洗琴,棋落落兮争声。
心有官兮自玉,天相知兮同醒。

上国群公集,秋深画省开。虚檐河影近,凉苑树声来。

独坐多幽趣,高吟有逸才。平明当献纳,骑马踏轻埃。

东周离黍先亡雅,南楚崇兰又变骚。上下汉唐观体裁,古今李杜擅雄豪。

青林晓日鸣双鸟,碧海秋风钓六鳌。白发诗翁会天趣,吴山一笑返渔舠。

失意穿罗袖,缘情恋绣床。妒遗衣上粉,狂觅酒边香。

分符出镇几经秋,结屋还依白鹭洲。万点霜花藏远近,四时烟水共清幽。

诗书满架承遗泽,事业潜心继远猷。自是故家文物盛,子孙贤达异常流。

楼前森玉树,郭外绕清溪。花漾杯中月,沙笼壁上题。

青箱余旧业,细草茁春泥。坐啸玲珑石,闲情伴鹤栖。

独立怀来羽树间,淩秋一望意偏閒。平原旷衍迷千里,古戍逶迤抱两山。

近郭云连青嶂路,傍河人住绿杨湾。如今扈跸勤征伐,奏凯还从此处还。

九原临得水,双足是重城。独许为儒老,相怜从骑行。
细丛榆塞迥,高点雁山晴。圣主嗤炎汉,无心自勒兵。
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病时。卷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
已觉生如梦,堪嗟寿不知。未能通法性,讵可免支离。

青州从事竟无功,酒德新题曲部中。满瓮分明凝玉露,一瓢容易醉金风。

篱边味淡衣宜白,座上香浮友是红。益寿从来疑有术,不须佳酿乞仙翁。

人言君亦贫,仇口忽成嗔。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

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