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初霁之类,本是人们咏熟了的应时写景诗题,但到了李觏笔下,却能振聋发聩,刻意创奇,兼有古硬清新之美。
诗人抓住了人们苦于久雨、亟盼新晴的特定心理,深入体察,表现出新的境界。先写积阴为患,阴雨不断,使人唯恐沉绵阴雨不可摆脱,以点出题面的“苦”,为下句的“惊”蓄势。苦雨一朝散去,令人喜出望外,使人们感到惊讶,大自然挥手之际便可以雨去晴来。积患既除,人们感到耳目一新,轻松愉快,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下一联“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就接写造化之功:这里不说日月重光,而说把旧光还给了日月;不说山川增秀,而说将浓秀付给了山川。这种拟人写法,把天地造化写活了。此联虎虎有生气,“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诗钞序》语)。接着一联,具体写景,转向精细入微的刻画,诗人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初霁时的景象转换和感觉变化。车声、果味,一为听觉,一为味觉,再加上上联的光影色彩,使初霁的境界全出。人们欣悦之情不言而喻。而最后一联,却又峰回路转,再出一层意思:“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诗人从人的心情说,苦雨太久,心有余悸,担心新晴不老,旧雨重来,因此寄语残云:该知足一点了,可别靠着天上河汉的水势,再来油然兴云、沛然作雨,破坏这美好的晴光。这一结束,语重心长,深得抑扬顿挫之妙。
这首诗在炼字上很见功夫。沈德潜《说诗晬语》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这首诗中的“活”、“全”等字,虽然平常朴素,但却十分精彩。“车声活”的“活”字,圆转流利,表达出一种愉快感,它与原先车轮在泥泞中带水拖泥的咿呀之声,形成对照。“林薄初干”(林薄,指茂密的丛林草木),叶上初阳消宿雨,果味尝来,很是鲜美,着一“全”字,不坐实,不说死,但用来恰到好处。像这样的炼字法,很值得玩味。
广寒秋桂映天池,休说当年折得时。韵胜今逢岩下种,价高宁靳橐中资。
杨生美髯白接䍦,来自云间映少微。自言年少曾问奇,南州高士则我师。
南州迢迢不可极,且去杖藜看山色。永嘉山水称妙绝,君独掉头嗔耳食!
既疑雁宕搆虹桥,复怪龙湫剪鲛绡。著屐扶筇何太苦,丹崖翠嶂枉相招!
古人相马惟相骨,君今看山但看笏。想君胸中自有五城十二楼,安用崿舞峦飞之突兀!
杨生能酒复能棋,酒亦不辨贤圣、棋亦不辨雄雌;
左手一枰、右手一卮,掀髯大噱誇兵机。兵机无过古遁甲,君已稍稍知涉猎;
愿君持此觅封侯,男儿岂肯长弹铗!君家子云太糊涂,那晓舂陵赤伏符;
今君不向玄亭老,差胜当年莽大夫。
开元白发镜中新,朱雀花寒梦后春。妆阁自题偕隐处,踏歌曾作太平人。
乌啼杨柳仍芳树,鸥阅风波有定身。骠骑武安门第改,一帘烟月未全贫。
长开箧笥拟心神,巾拂香馀捣药尘。词翰升堂为君扫,已知仙客意相亲。
亚相周圻父,征南事业雄。建旄江左右,开府粤西东。
诏自天边下,公怜岭外穷。珠官因罢采,舶使再章攻。
郡免貂珰虐,人知豸角忠。百城沾雨露,万户荷帲幪。
合浦铭恩切,经祠报祀崇。衣冠严俎豆,伏腊走村翁。
泽比桐乡大,壤思畏垒同。登歌松桂里,纪美鼎彝中。
雕剿清群盗,鱼丽戒五戎。至今秋调在,并得颂肤功。
睿思阁下琐窗幽,百宝明珠络翠裘。内署传宣来准备,大廷盛宴先初秋。
好事常开水北堂,柳阴曲曲两三行。时来唤渡投吟社,每共看山坐石床。
乌角风情归锦里,黄花篱落傲柴桑。咏歌半是投簪客,韦布相辉锦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