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询是李穆之兄李贤的儿子。李贤仕周、官至大将军。李询为人,深沉而有大略,颇涉书史,识见宏远,饶有父叔之风。周世曾任纳言上士、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世。周武帝建德三年,武帝巡视云阳宫,拜司卫上士,委以京师守卫之责。周卫剌王承武帝不在宫的机会作乱,城门已闭,并焚肃章门,以阻宫中外援。李询时在宫中,益其火势,使贼不得入宫,这真是急中生智,也足以说明李询临危不乱的镇定。事平,武帝亦返京,知其经过,深加器重,拜仪同三司,任长安令,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爵封平高郡公,当时已崭露头角了。
送人作郡鬼揶揄,同是当时旧酒徒。能唱尊前渭城曲,故应心计未全粗。
去年除夕兰缸下。熏香被酒更深罢。鸣指又嘉平。迢遥蓟北行。
门庭清似水。泪滴鸳鸯被。夜夜捧心眠。何人著意怜。
楼台半蘸浮天水,灯火频乾继晷油。桃李不须连夜赏,牡丹它日有高流。
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
岭南多梅花,亦足慰幽独。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
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连岁赓酬久,兹晨伴侣稀。百觥浇鹤卯,一砚匣鼍矶。
渐到鸣滩岸,微穿聚叶晖。穷经朱简断,拓字墨光肥。
霜白兴鸡早,茅红掣兔飞。逐时文股丽,入悟习心非。
水远缄鱼断,山深脯兽晞。客来供鹿蹠,雉下警罗扉。
竹筏何曾烂,耽玄自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