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衣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无论穿著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柔软绿草织成的蓑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生活,实在是最最相宜。
夏日在清凉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蓑衣。
春天在酒家痛饮,狂醉后才将蓑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随便堆放在渔舍里。
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其尊贵,我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
注释
莎衣:即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衣披。
软绿柔蓝:绿色柔软的。著:穿。胜衣:即蓑衣。
正相宜:合适,十分自然
蒹葭(jiānjiā):芦苇。
菡萏(hàndàn):荷花。
狂脱:狂醉。
乱堆:随便堆放。晚晴:傍晚雨后初晴。
饶:任凭。紫绶(shòu)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绶,系印环的丝带。
博换:交换。伊:第三人称,指莎衣,亦即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创作背景

  杨朴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的同学毕士安向宋太宗推荐他,于是他便赋《莎衣》辞归。

  杨朴(921~1003)北宋布衣诗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

  猜你喜欢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道人身在水云乡,诵罢楞伽日乍长。
满坐好风驱热恼,一庭浓绿作清凉。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别久浑如梦。望江南、平安竹报,经年未捧。问讯故人无恙否,莫更愁煎病拥。

渐猎猎、西风吹动。两字加餐传尺素,怕薄寒、还向罗衣中。

须为我,好珍重。

本来高格疏梅共。认前身、冰心雪貌,瑶池仙种。冬日松筠清见操,春草庭闱代奉。

待秋晚、黄花香送。菊有芳兮兰有秀,况丹山、十里桐先种。

声激发,听雏凤。

小榭微波,疏帘暗雨,夜凉横玉。珍簟湘文,溶溶见新浴。

云衣卷尽,禁一搦、宫腰纤束。春足。红印枕绡,趁钗花轻拂。

馀欢梦续。记否西园,兰盟共情酷。当时醉语,欸曲伴花宿。

空把雨襟残泪,销与画屏银烛。任月胧长满,终是素娥成独。

五都货财地,车马趋市阛。平明侧肩入,薄暮掉臂旋。

意气何所期,盛衰俛仰间。乃知暮利合,厚薄未可原。

张陈父子游,一旦复相残。万古称凶终,此独何足言。

我当初,为庵主。勤勤接待,云朋霞侣。时时地、疏远尘缘,渐渐成觉悟。

悟心开,便得遇。本师遣我,专来化度。阐妙玄、穿凿愚迷,要荐归蓬府。

酒食是议妇人事,车挽庑春并高致。此犹贫贱扬芳徽,椎髻案眉随所遇。

夫为司徒妻赴薪,彼美风节何清真。道蕴咏絮馀事耳,寻常摘句何足云。

鸡山俯鹫溪,亭子画堂西。流水茭蒲合,阳林竹树齐。

耕桑烟外集,宾客雨中携。万事俱尘土,诗成手自题。

闲评论,猛三思,想海神庙错断了乔公事,则合赚他每烧钱裂纸,则合任他每焚香扣齿,不合信他每插状供祠。人都说桂英痴,则我道王魁是。

汹汹何时定,飘飘著处乡。音书黄耳绝,兄弟白眉良。

晚境情偏重,良宵话更长。旧游零落尽,别后实难忘。

下帷阙章句。
高谈媿名理。
疏散谢公卿。
萧条依掾吏。
簪发逢嘉惠。
教义承君子。
心迹苦未幷。
忧欢将十祀。
幸沾云雨庆。
方辔参多士。
振鹭徒追飞。
羣龙难隶齿。
烹鲜止贪兢。
共治属廉耻。
伊余昧损益。
何用祗千里。
解剑北宫期。
息驾南川涘。
宁希广平咏。
聊慕华阴市。
弃置宛洛游。
多谢金门里。
招招漾轻楫。
行行趋岩趾。
江海虽未从。
山林于此始。

水味分咸淡,岚氛集暮朝。烹炊心每厌,冲冒疾偏饶。

斥卤元因海,涂泥半是潮。万形皆幻寓,随分得逍遥。

空山寂寞野人家,巷古溪深静不哗。屋角老槐飞败叶,庭中寒蔓引秋瓜。

霏微菊畔茶烟冷,宛转桥头竹径斜。晚有邻翁鸡黍约,一尊溪上醉秋霞。

海国秋高有雁来,乡闱捷报好怀开。一经教子初登第,五荐从翁未入台。

北里游程冲雪去,南宫捷报看花回。人生须念君亲重,莫恋平居在草莱。

雨雨风风,花花草草,一番春梦谁怜。濛濛庭院絮如烟,多化作、彩云飞散。

闲凝盼、底事缠绵。薶愁地,埽将旧恨,付与啼鹃。瘦人天气,落花时节,似水华年。

想个侬,病起悄立阑边。判几许、泪珠缄裹,知多少、绿怨红残。

游丝袅,韶华难绾,幽思上眉弯。

少雨多风别有天,人稠地瘠海为田。
浮松沙碛无禾稼,零落根株是爨烟。
土产固难资罄室,石尤况复阻商船。
空中讶撒盐如絮,岛畔浑忘钓有筌。
转徙伤心增困蹙,生涯偻指半颠连。
非关珠桂居奇积,却有蘼芜献早鲜。
无米作炊誇巧妇,如伤在念使君贤。
救荒有道筹三便,利济为怀计万全。
手示谆谆通贷急,羽书亟亟告灾偏。
指囷公自输兵谷,集腋人皆解俸钱。
审户首严贫极次,赒饥躬必善周旋。
穷檐已惬更生愿,黉序咸欣得路先。
桃李满门培旧种,輶轩散帙订新编。
福星处处瞻依切,生佛家家顶礼虔。
骥足匪遥趋魏阙,鸿勋不泯树瀛堧。
竹林我亦依棠荫,巴里音偕茇舍传。

妾家西湖住横塘,门前杨柳万条长。冯郎醉后莫折断,留待重来系马缰。

扫尽诸方路布禅,到头窠臼落雁边。
台盘角畔重牛起,万里神光顶后全。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