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滋,字后象,闽人。生卒年均不详,唐宣宗大中中前后在世。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登进士第。与同年詹雄、郑諴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
夫节独高古,妇贤传至今。既为加美谥,复不用邪衾。
雅道于今久寂寥,规模君肯到祈招。鲸牙浪阔倾三峡,鹏背云高负九霄。
但觅图书供闭户,不忧勋业误题桥。七言起我黄山兴,若第诗功不愧萧。
问子来何处,云从剡水阴。越吟多病客,吴语故乡心。
尺牍人争羡,一言余所钦。由来绝弦意,今日为知音。
天门椎毂镇炎荒,净扫狼烟六合光。柏府又沾新雨露,绣衣还带旧风霜。
春融岭海花争舞,麝过山城草自香。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
一天云似穹庐,山川惨淡还非旧。兴来欲唤,赢童瘦马,寻梅陇首。
有客遮留,左援苏二,右招欧九。问聚星堂上,当年白战,还更许,追踪否。
却拥重裘深坐,看飞花乍无还有。老来拈笔,不禁清冻,频呵龟手。
想见南山,少年射虎,臂鹰牵狗。暮归来脱帽,销金帐里,饮羊羔酒。
迢遥江路白华明,归思匆匆减别情。燕子翼乾秋社节,婴儿风落刺桐城。
三峰对酒迎春气,廿载孤眠听漏声。剩有故衣珍重在,线痕密密似临行。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上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而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