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孟郊曾经十分贫苦,忽然吟诗说不再贫苦;
是因为欣喜诗友卢仝,载满一船书籍返回洛浦。
我于是懂船君子心性,感到快乐的是钻研古书。
汉公船中了科第高名,只是还欠缺古籍基础。
两年来佐理地方政治,双眼发黑怕再审阅公文书簿。
现在腾身进入史馆,将睁亮眼睛饱读四库藏书。
我如孟郊一样生活困窘,精神却从来不觉贫苦。
孙何以前精神不够丰足,而今一旦如穷人暴富,
学问富赡也还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注释
暴富:指孙何由地方官召入史馆,从此可饱览国家藏书,大开眼界,骤增知识,如穷儿忽然发财。孙何(961—1004年),字汉公,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少时以诗文知名,受王禹偁推重。历官至知制诰。
孟郊:中唐诗人,终生困顿,诗多穷苦之辞。尝贫苦:一作“常贫苦”。
玉川子:中唐诗人卢仝号。
洛浦(pǔ):洛水之滨,指洛阳。
稽(jī)古:研习古事。
高科:科第高名。
坟素:古籍的素养。坟,坟典,三坟五典,后转为古书的通称。
佐棠阴:指孙何佐理地方政治。棠阴,传说周召公奭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后人思之,不忍伐其树。后因以“棠阴”喻惠政。
文簿:公文、簿书。
三馆:宋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掌修史、藏书、校书。此偏指史馆。
烂目:睁亮眼睛。烂,光明。四库:本指宫廷收藏图书的地方,此处指史馆藏书。
妬(dù):同“妒”,嫉妒。

赏析

  这首诗的诗题很具吸引力——“暴富”。要理解“暴富”二字和这首诗,就必须从另一首诗说起,这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正如孟郊《秋夕贫居述怀》里“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描绘的那样,孟郊是中唐时期一位有名的“苦吟”诗人,并且与中唐的另一位诗人卢仝过从甚密。他在其《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里写到:“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阊。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将人生的贫富脱离简单的物质标准,而以拥有万卷诗书作为无限的精神财富,所谓“贫孟忽不贫”指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而王禹傅的《暴富送孙何入史馆》的写作灵感正是直接取材于该诗,正是按照这种以书籍所代表的精神财富为衡量标准,王禹傅将即将进入史馆供职的孙何戏称为“暴富”一族。

  开首的“孟郊尝贫苦,忽吟不贫句。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正是直接点明了“暴富”所化用的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一诗,玉川子即卢仝。孙何也是个爱书之人,进入史馆供职,虽然只是个闲职,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但对于他来说,史馆的职位就意味着可以阅览到皇家珍藏的各类书籍,可以见到许多难船一见的珍本,对于“所乐在稽古”的孙何而言,这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因而称之为“暴富”,除了朋友之间开玩笑之外,也真切地道出了读书人对于精神财富的渴望与珍视。

  孙何“淳化三年举进士,开封府、礼部俱首荐,及第,又船甲科。”(见《宋史》)宋代进士及第之后便授予官职,因而他很快便被召入直史馆,并且赐绯衣以示恩宠。但是对于“嗜古”的读书人来说,而进入史馆之后,便能够在皇家图书馆中一睹这些上古典籍的真颜,这才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能够一夜之间‘饫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这才是“暴富”之人的享受。

  孙何自幼读书勤勉,天资聪颖,王禹傅和孙何关系甚好,因而彼此之间可以用这种玩笑彼此戏谑,但作为身经官场的前辈,对于刚刚步人仕途的晚辈仍然不忘告诫他“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妒”,也在玩笑之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王禹傅的一片爱才之心。

创作背景

  《宋史·孙何列传》云:“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王禹偁尤推重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举进士第一。后被召入直史馆。这首诗即是作者送别有人孙何而作。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你喜欢
先帝弓剑远,小臣馀此生。蹉跎病江汉,不复谒承明。
饯尔白头日,永怀丹凤城。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
魂断航舸失,天寒沙水清。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
开门临广陌,旭旦车驾喧。不见同心友,徘徊忧且烦。
都城二十里,居在艮与坤。人生所各务,乖阔累朝昏。
湛湛樽中酒,青青芳树园。缄情未及发,先此枉玙璠.
迈世超高躅,寻流得真源。明当策疲马,与子同笑言。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长年游宦已堪嗟,寓舍无田岂是家。
母子分飞还岁换,弟兄相望各天涯。
尘埃阅世丹心在,朱墨萦人两鬓华。
闻道过庭新哭鲤,开书空有泪横斜。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朝弄紫沂海,夕披丹霞裳。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万绿沈沈嘒一蝉,迷茫水气化湖烟。无端吹坠丰湖梦,不到丰湖已十年。

风荡春云罗样薄。难得轻阴,芳事休閒却。几日啼鹃花又落,绿笺莫忘深深约。

老去吟情浑寂寞。细雨檐花,空忆镫前酌。隔院玉箫声乍作,眼前何物供哀乐。

浦风回,村路远。画楫弄还倦。闲唼浮萍,乳鸭两三点。

任他次第呼名,竹弓休射,怕惊起、睡鸳波面。

绣裙茜。忽地蘸水空明,花影碎凌乱。犹带残霞,混入也难辨。

笑携女伴归来,满身荷露,浑疑是、巫山行遍。

深沉蛛网通归梦,紫翠春山接去舟。

乡居新葺后,归兴邈难招。老去重离别,秋来添寂寥。

云横初送雁,渡浅未成桥。千里犹思驾,封圻幸不遥。

坝北坝南河水平,客船争缆水云腥。乡音吴越不可辨,灯火黄昏如乱星。

溪边绿树暗回廊,隔浦渔翁棹短航。有味村醪消寂寞,多情歌鸟故悠扬。

乱蜂初出攒花急,小燕新来拂柳忙。检点残编诗思苦,翻宜闲梦到潇湘。

千年露液何曾酿,五色霞衣不用裁。
小史调笙铺席罢,金笼鹦鹉报花开。
梦回千里外,灯转一窗深。

秋色淡如斯,谁家玉笛吹。一声人静后,千里月明时。

莫辨《关山》曲,空悲《杨柳枝》。秋风如可托,为我寄相思。

著墨句衣,吮毫添晕,腕底香留千古。竹里行吟,月中窥影,愁心问伊知否。

竖一指、谈禅也,天花堕如絮。

恨难数。更谁怜、梦尘醒后,多少事、赢得几声才女。

莫再钟情根,愿来生、重转西土。满眼青莲,是鸥波、曾共游处。

悔身无双翼,去伴听经鹦鹉。

送客联镳归,得得招提宿。
晚渡沧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驰俗。
然灯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谈声响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来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兴真可录。
六斋帝子联龙衮,三岛神仙列雁行。
绣毂青鸾金羽盖,锦鞯白马紫游缰。
御沟细柳云生暖,禁御飞花雨送凉。
郑国书闻能一一,玉炉清昼为分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