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开篇就直书贤妻爱子接连去世这段个人哀史。前两句完全是直白式:“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这里没有“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样的激楚呼号,却有一种痛定思痛的木然的神情。人在深哀巨痛之中,往往百端交集,什么也说不出。“既丧······又复丧······”,这种复叠递进的语式,传达的正是一种莫可名状的痛苦。诗人同一时期所作《悼子》诗说:“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正是“两眼虽未枯”的注脚。这与杜甫《新安吏》中“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名句相似,而意味更深。《庄子》中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诗人这时感到的正是“片心将欲死”。
说“将欲死”,亦即心尚未死,可见诗人还迷惘着:既美且贤的妻子、活蹦乱跳的儿子就这样一去不返了。他不敢相信,可又不得不信。这里诗人用了两个连贯的比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雨落难收,珠沉难求,都是比喻人的一去不复返。仅这样写并不足奇,奇在后文推开一步,说“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又用物的可以失而复得,反衬人的不可复生。这一反复,就形象地说明了诗人的悲痛。他的损失,是不可比拟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同时句下还隐含这样的意味,即诗人非常希望人死后也能重逢。
然而,事实是不可能的,“他生未卜此生休”。故以下紧接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这并不全然是理智上的判断,其间含有情感上的疑惑。到底是不是这样,无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附膺当问谁”,诗人只好对镜自问了。“憔悴鉴中鬼”正是他在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由于忧伤过度而形容枯槁,有类于“鬼”,连他自己也认不出自己来了。最末两句传神地写出诗人神思恍惚,对镜发楞,而喁喁独语的情态。
《书哀》一诗主要用赋法,间以独特的比喻。诗人将一己的深哀巨痛,用最朴素凝炼的语句表现出来,颇能传神写照,感人肺腑。
维荃云荪,莫或佩斯。为君子所期,孰忮而疑?静言庸违,不衷其衣。
赭马日瘦,黔驴日肥。入不我恤,出不我谅。路有四歧,趾欲谁向?
朔风条萧,冰山天高。哭必掩涕,积思用劳。
无棣城边春欲暮,卧龙冈上花如雾。年年醉彻武陵烟,至今记得桃源路。
桃源遍地桃花水,翠屏高傍层城起。宁可馀姿点绿芜,?将浮艳誇秾李。
始看一径盘空曲,渐入千枝散朝旭。满树残霞烂不收,一天香雨飞红玉。
白云深锁扬子居,青山自爱陶公庐。平芜十里閒看鸟,春水一竿不羡鱼。
大隐何须分出处,赏心岂必长林莽。桃李浓滋华省阴,公门自是韶华主。
绥山一颗忆仙家,绝胜河阳万树花。岁岁愿公悬水镜,长将秋实代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