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
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
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
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每次出门如同梦游,逢人只能勉强应付。
归来时孤寂之感更厉害,又能向谁诉说?
长夜难眠,耳听窗中飞孤萤天空雁叫声。
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精神从此销磨。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哪里还敢质问苍天?
见过无数人间女子,没有谁比我妻美丽贤惠。
如此让愚者寿贤者夭,为什么贤者不能延年?
不忍心我这连城宝,就这样沉埋在九泉之下!
注释
十七年: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结婚,至庆历四年(1044)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
长捐:这里指永远失去。捐,抛弃,舍弃,丢弃。
鬓(bìn):本指耳边的头发,这里代指头发。
宁:难道。
同穴:同葬
涟涟(lián):泪流不止的样子
身如梦:指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状态
强意:指勉强与人寒暄周旋之意。
谁河:谁人,哪个。
孤萤:数量少的萤虫。
宵:夜晚。
精爽:指精神。
销磨:同“消磨”,逐渐消退。
譬(pì):假如。修短:寿命的长短。
假:挪借。
连城宝:价值连城的宝物,指爱妻谢氏。

赏析

  第一首是总写。“结发”两句以总叙起,着重在“十七年”。“十七年”而“相看犹不足”,便见爱之深、情之挚。“相看不足”之时,忽然中路“长捐”,诗人十分悲痛。语愈平淡,情愈真切。

  元稹《遣悲怀三首》诗中说“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梅尧臣也写谢氏身后的个人心情:由自己“鬓已多白”料想到“身宁久全”,逆计“同穴”之期当在不远,可强作宽解;然而在“未死”之前,则一息苟存,即有“泪涟涟”而不能自止。几番转折,愈转而愈深。

  第二首则突出一点,作具体刻画。情是抽象的,必须因事因景才能写出;至于写得“尽意”,则尤其难得。梅尧臣先从自己的“出门”与“归来”写起。司马迁写自己的悲痛心情,有“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注”,即是从“居”、“出”着笔的。梅尧臣的“每出身如梦”,比“不知所往”,表达更明晰。心在谢氏身上,故出门也像做梦一样;“出门”“逢人”,也只是勉强应付。“出门”时有人谈论,还可稍解悲戚;“归来”时则孤寂之感更甚。潘岳《悼亡》诗“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亦即此情此景之写照。人在“出门”时有所见闻,回来总想向亲人讲讲,可是人亡室空,无人可以倾诉了。这一点写出了最难写的情意。接下去写“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古人把丧妻之夫,比作鳏鱼,谓其夜不闭眼。这两句也就是描写长夜失眠的景况。由于长夜难眠,所以窗中飞入“孤萤”、天空一声雁叫,皆能察觉得到。这两句刻画得尤为真切。正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世间无最苦”,谓世上没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他的精神全部被这难熬的时光销磨殆尽了。语近夸张,但非此写不出镂心刻骨之痛。

  第三首,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但他不直说问天,而先说“从来有修短”。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但为什么愚者寿而贤者夭,那就要“问苍天”了。设想之奇,正见用情之挚。特别是“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表面上夸张,却又最合情理,因为在他心目中正是如此。有人戏谓其“情人眼中出西施”;难在做了“十七年”夫妇,还能持此看祛,其用情之专一,在当时士大夫中是颇为少见的。诗中把妻子写得愈贤愈美,则妻子死后,诗人就愈加悼惜。陈石遗曾指此谓“从《诗经·卫风·硕人》中来”。梅尧臣虽不一定是有意摹拟《诗经》,而千古诗人的思路往往是前后相同的。“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正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诗句)了。

  哀婉诗要求率直,于平淡中见真情。梅尧臣这三首悼亡诗,以质朴见长,曲折而凄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语言平淡,情真意切,把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起来,副有很强的感染力。可谓是言情诗的杰作。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这三首诗是梅尧臣悼念亡妻谢氏之作,写于同年。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君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泽藏之山,必有陆沉之波。物或反其常,君将柰之何。

雌骁难为雄,斧小不胜柯。心之忧矣歌且讹。复思入淮之爵,必有飞海之鳐。

披枝且害心,繁实多陨条。吐珠谁不含,曼䎼能无招。

心之忧矣歌且谣。

忆昨走京华,炎曦昼方赫。
终日无一欣,梦绕旧泉石。
西风趁惊波,兹焉挂帆席。
千年辽鹤归,客屦户外积。
雕胡饭新炊,云腴饮甘液。
杞狗杂苓龟,夜吠更晨吸。
荣华风中烟,得丧付儿剧。
宁复效辕驹,长鸣悲伏枥。
李侯金闺彦,气与嵩华敌。
龙门世莫攀,冰鉴古无匹。
駃騠千里骏,晨炊共蓐食。
高吟动鬼神,落笔风雨疾。
句诵血模糊,妙理难致诘。

数声玉笛。唤懒云暗堕,愁春无力。乍引绿幡,一枕寒香杳难觅。

环佩归来夜悄,空望极、关山行客。任化作、蝶梦悠扬。

和影宿烟驿。

消息,更阒寂。况戍馆闭门,暮角凄恻。故园谩忆,残月清尊是何夕。

寻向朦胧纸帐,浑怨却、霜天明白。怕渐渐、飘散了,古菭瘗碧。

漠漠黄沙隔汉关,西风狐兔满西山。喧阗笳鼓随烽火,知是将军夜猎还。

细雨清明日,扁舟过玉山。传书元有误,飞鸟竟无还。

芳草萋萋碧,落花点点斑。题名墙外竹,黄鸟正间关。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佳节动高兴,凭陵翠巘孤。山河千里异,风雨满城无。

松下豺犹祭,云中雁自呼。未能酬酩酊,且复立斯须。

想遍当初意。的是三生事。一榻浓香,半窗明月,怎生忘记?

到而今、旧梦转荒唐,问神山何地。

别去真儿戏。点点何曾遗。只这春衣,泪痕和酒,酒痕和泪。

欲更衣、生怕浣衣人,且和衣昏睡。

金鸡山头金鸡驿,空庭芳草平如席。
瘴雨蛮云天杳杳,莫怪金鸡不知晓。
问君远游将底为,脱粟之饭甘如饴。

尘里浮生度岁华,谈禅半日见无涯。惟凭静坐半三教,每遇高僧话一家。

定慧不闻反舌鸟,色空聊种佛桑花。雅知宋代东坡老,午夜晴天吐彩霞。

神龙穿石飞,洞壑昼常晦。人乃捷于龙,盘旋出龙背。

摄衣入重云,势与风雨会。危崖千万状,不知始何代。

突兀浮图高,纵横屏障大。鳞鬣树千章,泉流吐飞沫。

下注不测溪,沉沉气冥昧。倘燃牛渚犀,百灵宛然在。

羌山多灵奇,策名此为最。何必御风行,旷然天地外。

几扣吟窗多不遇,识君虽久会君稀。
近闻行李担书去,添得明珠伴剑归。
开瓮酒香春绕屋,倚栏人醉月侵衣。
野夫别有观心法,不在深山独掩扉。

莫因秋老惹愁思。晚节订心知。历尽严霜犹傲,订骨瘦还支。

宴重九,醉琼卮。曾几时。劝君休怅,一年容易,后会重期。

西山有灵隐,松桂生岩扉。二老采薇久,十年来市稀。

驻颜留黑发,饮憾著麻衣。一倍悲歌发,斜阳恸哭归。

吾家九叶相,尽继明时出。(与子三儿生日《困学纪闻》)

忽失来时景,留人雨沛然。山高云截树,风卷水摇天。

双塔烟中锁,孤帆镜里悬。湖楼吟好句,千古属坡仙。

江亭青簟月华流,永夜潮生水国秋。万马急追风碛战,六鳌初戴雪山游。

归渔暂失残荷浦,落雁应迷乱荻洲。料得此时天际客,不胜离思满扁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