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上片起首两句写有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有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
“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云:“梅圣俞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准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飞盖城西探早梅,僧园栏榭燕游陪。微寒始报冬初信,清艳应留腊后开。
子美英词誇雪色,赵昌精笔写香腮。此花自有天容意,迎得春阳次第来。
梁山崩,六百年后符命兴,五将十侯至宰衡。改汉腊,颁新正。
五威符命走天下,侯王稽首厥角崩。老姑亦去号改新母,称置酒未央宫,谁为朱虚按剑行酒令。
吁嗟长乐孺子玺不得,渭陵殉葬藏幽扃。
不关寂寞重相思,心折长安握手时。万里铜标人落魄,十年金马事参差。
眼青杨柳东风日,头白梅花北向枝。惟有鲁狂容圣世,五湖烟水足恩私。
东风花国是吾乡,一点春心日日忙。昨夜牡丹丛里宿,满庭风露梦魂香。
世间有真乐,除是醉中境。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
陶生久已没,此意竟谁领。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和陶三四诗,粲粲夜光炳。
欲访琳宫入翠微,满山烟雨正梅时。神仙事秘人难问,造化功深世莫知。
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