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上片起首两句写有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有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
“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云:“梅圣俞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准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卒岁愔愔无地雪,三首新诗报明发。使君近作采石游,胜践传闻惊久缺。
亢阳便有欲雪意,和气先期振岩穴。想见旌旗锦绣张,如从元君朝北阙。
后携一老何奇哉,朱颜鹤发超尘埃。噭呼江上来席上,迤逦万古随云开。
骑鲸仙人不敢避,玉镜台郎俄复回。分明月下遇赏叹,将军新自天边来。
逡巡落笔轰春雷,落花乱点荒池台。沈埋蓁莽见一旦,名高此地真当才。
从来不许说前辈,寄声鱼鸟休惊猜。直疑乘槎叩月窟,又若登临望天台。
酒行已彻更须酌,醉倒宁辞无算杯。卓然一段极则事,遣我击节因谁催。
楚泽是鱼稻,不论斗与斤。老守睡足处,饱饫闻馀薰。
时歌郢人曲,细和湘累文。天风一披拂,花砌飞缤纷。
乐此尽日静,颇无终岁勤。刘侯过我数,坐久衣成纹。
时惊燕梁句,有似春空云。千年论往事,一炷同清芬。
有客乃如此,我意岂不欣。人生如草木,鼻味殊芗荤。
海天得彼趣,妙香吾所闻。庶希清净化,上答明圣恩。
从今世外乐,可比洪崖氲。
吾今乞食士,因咏乞食诗。谅无乞食怨,复想乞食时。
贫贱自古然,岂愧世上儿。
先生终日忘餐,细嚼古人糟粕。欲觅道腴一真,休与筌蹄相约。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数峰卧未起,一峰蹶然兴。团团敛珠规,潋潋经玉绳。
遂令一卷石,乃得弹子称。坚刃削积铁,壁立不可升。
刻画出众皱,细路生榛艿。压江始讶黑,窥舰俄愁崩。
轻猱不敢踏,何况摩霄鹰。晨楫凌浩渺,万象资凭陵。
抬头惮险艰,履薄增凌兢。卧思飞仙才,兴至何难登。
袖中蝌蚪字,拿攫工镌誊。谛观仍荡荡,大笑同苍蝇。
春江江水连江陌,月照行舟送行客。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
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
忽续忽断声离澌,枞枞楚楚纷横披。错落千珠满客耳,前听后听回回喜。
倏尔夜色失天河,空馀江水微微波。昨宵东院琵琶起,琵琶声调那足比。
自是心远意象偏,客里静尽闻如此。促舟幽人坐抱膝,听之数起卧还立。
移舟更傍水东头,西洲将有蛟螭泣。
制作隆中古,寥寥大雅音。文章关有道,天地岂无心。
白也才何逸,时哉陆易沉。蛾眉亭外月,还照大江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