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
首联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诗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当时作者三十九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日日湖边踏浅沙,西湖久住已成家。刘郎去后空肠断,忆著玄都观里花。
高楼半饷看云睡。枕簟凉生,不觉西风至。屈指明年六十二。
巾中白发先秋坠。
造物小儿真剧戏。反复无端,堪笑人间事。履险从来吾有备。
安身只是心无累。
偃师东行路萧瑟,颖阳归客怀蓬荜。牛二店前餐不遑,曲梁馆里衣频拂。
嵩山月色照银鞍,自笑风埃老皮骨。花朝已及酴醾香,豫数光州看花日。
正月西游二月还,路出梁园马蹄疾。中牟西更圃田西,咫尺飞沙路忽迷。
貂裘烈尽北风急,憔悴孤征冻蹇嘶。康王城边古台下,堌子门外无行者。
琼瑶宫观白云天,杨柳无枝不堪把。马上思家万里长,况乃光州非故乡。
雪深不见一南雁,行尽关山一断肠。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
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
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
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探已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缥缈飞楼凌紫烟,水光山色自年年。月明笙鹤群仙过,云锁朱明一洞天。
我来占食指,客至卜灯花。但祝加餐饭,何劳问颊车。
交情真莫逆,秋兴浩无涯。姑置人间事,纷纷祇斗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