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前两联诗人极言所见村庄在淮水洪灾过后的萧索,后两联写受灾百姓的悲惨且官府冷漠视之,无所抚恤。全诗通过村内外的萧索凋敝,营造了一种悲戚的气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深切地同情下层劳动人民,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
首联描写偶遇小村,见破门残立。“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在淮河流域水灾过后,诗人所到之处,村落被淹,一片泽国,人烟皆无。这个时候忽然看到一个村子,诗人非常惊奇。从“忽”字可以看出诗人的惊喜之态。可是走近一看,只见破败散落的篱笆墙上凑凑合合地装着一个门。
颔联诗人描写村中的情况。“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寒鸡偶然寻得食物,还在呼唤它的伙伴。用一“寒”字,既写出鸡已冷得瑟缩可怜,又点明季节已是深秋。村中的老头儿没有裹体的衣服,却抱着孙子,用自己的身子为孙儿取暖。村里家禽很稀少,人亦稀少,诗中没有写丁壮的人,暗示壮年已流离到外地去谋生了。这一联与首联借以“棘篱”、“寒鸡”、“野艇”、“枯桑”等意象,突出这个村子人烟稀少、破败荒凉的情景。
颈联诗人进一步描写村中之破败。“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水上飘着一只小船,船头翘起,犹如鸟雀翘着尾巴,船上阒然无人,只留下断缆。村上没有树木,枯了的桑树也被水啮走了,只剩下一点残留的根子。
尾联写村上百姓灾后无助,诗人加以同情。尽管沙洲村上人家,灾后现状如此凄惨,他们还是被谬误地编入交租完粮的户藉,作一般的王民看待,得不到应有的抚恤,十分可悲。诗人咏叹至此,不再评论,可以看出诗人对这些穷苦灾民,倾注满眶同情的泪水。
这首诗作于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秋。当时淮河流域遭受水灾,洪水所漫,受灾州县颇多。诗人所到之处,村落被淹,一片泽国,人烟皆无。梅尧臣由汴京返宣城,而途中路过淮河,看见河岸边有一个小村,房屋铺设破败零落。诗人因此感到民生之艰,乃作此诗。
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
骑吏排龙虎,笙歌走凤凰。天高人不见,暗入白云乡。
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
云鹏自合纵天池,蒿鴳宁嫌寄一枝。适往蚤闻仙老辨,解嘲聊慰俗人嗤。
汉家驿路止牂牁,相望龙湖路几何。闻说夜郎天更远,浔阳李白亦经过。
时过不自惜,长年转多忧。壮心若湍水,涌激不少休。
念昔童稚日,此身百无愁。良霄见明月,喜跃如有求。
大母方寿康,诸祖未白头。开筵罗广庭,?果间殽鱐。
先公奉觞起,叔父迭献酬。玉立四五人,文采皆琳璆。
酒行闻雅歌,鹿鸣和呦呦。岂无辨难言,礼义皆先猷。
脱略轻万事,高视旷九州。每卑楚汉业,或误良平谋。
奋袖时抵掌,举箸借前筹。座间二季父,豪俊邈无俦。
慷慨颇蜂起,自许公与侯。酒罢宁复眠,长吟倚危楼。
夜阑得秀句,叩户来相投。我时?钟爱,兄弟共哗咻。
席宾欲亡酒,辄笑牵衣留。转眼二十年,存亡两悠悠。
庭闱音容绝,门户变故稠。巢坏鹤上天,雷行龙脱湫。
惟馀老仲父,衰鬓对清秋。今岁月最好,我适南山游。
含情面尊俎,感叹盖有由。伯氏欲相宽,新诗递来邮。
发函清泪堕,纸湿不可收。永思旧所见,一往如川流。
于今会饥欢,颇似昔日否。我家势运谬,难与时人侔。
譬彼百年屋,不足施雕锼。愿伯善扶持,重使楹栋脩。
庶免倾压虞,百口蒙庇庥。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脩。
术疏何所成,言高每难雠。空怀济物志,梦寐谈孔周。
岁华易为度,自哂等浮沤。长恐坠遗业,上贻先人羞。
伯也幸闵我,正救愆与尤。复为戒诸弟,敦睦无相犹。
道德在诗书,为生视田畴。天伦苟足乐,外物皆悬疣。
骨肉岂异人,风波同一舟。持家尚礼让,处众贵和柔。
堂构倘树立,梓?加丹髹。重还当时盛,岂特才艺优。
世欲登虞唐,吾将老林丘。终期友爱乐,黄发叙绸缪。
深衷久有怀,对月偶歌讴。歌竟视天宇,寒光冲斗牛。
池荷生夕凉,快雨飘然至。窗虚延竹色,林暝散花气。
地偏人事简,遂我幽栖志。缅怀心所亲,伫立凝远思。
车服本酬庸,王臣励匪躬。
不才何比数,盛世幸遭逢。
道际垂裳日,朝多补衮功。
褰帷荣郭贺,布被卧孙弘。
吏重二千石,诗陈十五风。
珙球来海外,金缯赐宫中。
忆昔瀛台宴,为郎画省东。
追随承钜典,拜舞后群公。
捧出卿云丽,裁成御气浓。
一麾居郡国,十载课桑农。
辱与循良列,知蒙特达隆。
鹭门秋色好,鹢首绿波融。
扬激名难副,绥柔俗未同。
格苗当舜代,兴学慕文翁。
背曝暄思献,天高恩更崇。
鲛机输灿烂,凤尾并茏葱。
长短身虽称,伛偻趋益恭。
颁从骠骑将,制自内司空。
寸草三春照,孤蓬万里踪。
敢言章有德,祇识报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