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栏 通: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注释
孤烟:炊烟。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赏析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这首词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

  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如“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赏析二

  王禹偁是继柳开之后起来反对宋初华靡文风的文学家,有《小畜集》传世,留下来的词仅此一首。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雨景,含蓄地表过了用世的抱负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闷。

  借景抒情、缘情写景是诗词惯用的手法。景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并不具备人的感情。但在词人眼里,客观景物往往染上强烈的感情色彩。此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谓“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此词劈头一句“雨恨云愁”即是主观感觉的强烈外射。云、雨哪有什么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时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如“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创作背景

  王禹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这首词就是王禹偁任长洲知县时的作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你喜欢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场屋峥嵘气,虽平岂易干。
江湖双鬓古,师友一灯寒。
戍柝犹传檄,渔烟自钓竿。
极知书有种,吾道未凋残。
暖褫貂裘病骨轻,茨簷穷伏废将迎。
庖人投刃喧羊肆,溪子擎牙近禁营。
云破日痕絙巘道,雨残烟脚媚荑英。
传闻内史轻租契,私约吾农对耦耕。

上尊沾赐自明堂,蕝礼无功愧滥尝。玄晏先生闻嗜饮,青州从事敢悭藏。

芳醲聊荐杯铛眼,涓滴难浇锦绣肠。轻举忽荒何所碍,南烹更欲强张良。

昨携儿辈扣云开,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烝透栗堆盘。
寄诗北阮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折破碧团栾。

寿安山头一老松,从下仰视青童童。羽衣仙人拥盖立,柄短却作伛偻容。

我思蹑屩苦无伴,范老兴到许我从。婆娑初自枝亚入,中乃可置一亩宫。

四傍四枝分四面,侧理横出交蓬松。东西南北不相顾,意到各自成虬龙。

中间大枝裘挈领,高势一揽收群雄。其帝峭壁截牙角,直下千尺方藏锋。

苍髯翠尾掉空际,蜿蜒饮涧天投虹。千山万山似摇动,鳞甲未敛云濛濛。

须臾夕阳转西麓,胁下畟畟生微风。一声老鹤忽飞出,竽籁散入邻庵钟。

老僧指似时代古,手植传自金章宗。是时朔南罢兵革,贡使一一舟车通。

明昌泰和号极治,击球诈马习俗同。近郊亭馆恣游宴,逐兽不入深榛丛。

遗山野史有深意,国亡事去忍更攻。孤臣饮泣记旧恨,肯畏后世议不公。

洗妆楼空春月白,射柳圃废秋花红。一朝故物独留此,郁郁幸自蟠苍穹。

迩来四百四十载,坐阅桑海如飘蓬。轮囷差堪伍社栎,潇洒犹足骄秦封。

君不见报国门前数株树,托根悔落尘埃中。

栀子湖湘见,重看在锦城。花如梅蕊淡,香比木犀清。

会取风霜实,还添药饵名。莫嫌滋味苦,利益似忠诚。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钎禄?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揆日奉明诏,班春出孤城。和风递鼓鼙,细雨迷旆旌。

渺渺度阡陌,溪山照人明。幽花不孤芳,好鸟相应鸣。

陇麦已争秀,畦秧亦微萌。食新知有期,及我凋瘵氓。

古寺依绝壁,林端列飞甍。残僧四五人,静若无所营。

石室广百肘,嵌空自天成。泉甘与茶宜,就挹岩下清。

伏槛肆遐瞩,归云入檐楹。数农前致辞,貌野意则诚。

兹幸枉冠盖,使君岂无情。频年苦饥虚,奚用恤此生。

守昔在闾里,先畴每躬耕。起家三绝馀,谬忝符竹荣。

无术布宽大,低头愧鳏茕。愿言同抚绥,永绝愁叹声。

一片寒岩袖不离,云霞隐隐旧家遗。马肝食尽愁鸲鹆,拾得残砖写旧诗。

可怜门外新归燕,不见堂前旧主人。

画图愁见貌如花,胡骑丛中度雪沙。万里毡房明月夜,谁知思汉泣琵琶。

归梦时寻水上村,年时憔悴不堪论。梨花暮雨清明节,杨柳春烟白板门。

见说驱除存盗贼,可能安稳到鸡豚。独持麦饭空惆怅,一例人间是子孙。

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
五言似剑裁鳞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御苑得题朝帝日,家乡佩印拜亲时。
小花桥畔人人爱,一带清风雨露随。
阀阅由忠孝,闺门仰静专。
俭勤天所赋,容德古难全。
云诰疏华国,霓旌返洞天。
风霜孤鹤恨,衔羽唳寒烟。

欲绕洪岩作画观,杖藜还下碧云端。探泉漫指南湖胜,看瀑犹疑山雨残。

一笠晚烟林壑迥,半担斜照石巢寒。樵吹处处催归路,回首层阴万木间。

采莲复采莲,采采不捐手。
贪摘双头花,拔断连理藕。

璇机玉杼日纷纷,争向天孙乞锦雯。新络冰丝千万缕,可能持赠沈休文。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休嫌不捕狸,局足巉岩下。见说死猫头,无人能著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