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景和崔白石韵

高风劲节共襟期,明月清阴是故知。新笋似擎诗客笔,放梢遥见酒家旗。

招邀钟子琴调凤,勾引长庚咏入鹂。相伴沙鸥歌白石,剪裁时有数行题。

梁必强,字原沙。琼山人。与堂兄云龙从郑廷鹄学。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五年(一五七七)任福建晋江知县。淡于仕途,满任归休,设馆造士,成就后进,蔚起多才。中年以后怡情山水,每遇名胜流连登眺,题诗磨崖,至老不倦。有《沧浪集》。民国《海南丛书》第六册梁云龙卷附传,明陈是集编选《溟南诗选》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忆得熙春晓立班。使星曾入紫微垣。归来小饮友芝兰。
投辖风流今复见,开尊礼数自来宽。更看宝唾写乌阑。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牛渚青山路,衰迟旧往来。
西风动黄叶,朔雪记寒梅。
戍鼓边城近,楼船猛士催。
然犀不用照,拔剑忆澹台。

东南立马阵云寒,杨柳春风解玉鞍。半壁山河行奠定,不妨闲向晚凉看。

真山须似画安排,画出如真也自佳。借我壁间悬数日,清猿凉月满书斋。

月观明妆出汴宫,秋容犹与绛仙同。司花岂是江阳日,傍辇千回倚障风。

世事端如一局棋,光阴还若掷梭飞。亡弓休问人得失,佩剑那知孰是非。

每对西山看不厌,何当南浦送将归。不如从此扁舟去,江上秋高蟹正肥。

城边有路荆榛满,山上无尘虎豹多。健步纵留何可骋,不如随意选陂陁。

背郭高林开草堂,堂前潭水即沧浪。鸥凫泛泛澄波静,云石泠泠白昼长。

试濯冠缨歌孺子,却疑图画对潇湘。仙郎莫负澄清志,尘海烟沙正渺茫。

饮罢金盘玉露杯,和阳消息到寒梅。月华夜照昆崙顶,雪浪春融滟滪堆。

此事一行嗟便废,迷途未远幸归来。高斋久久高人迹,砌面重重封绿苔。

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为名。名可宗兮圣风立。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刹。画影象兮在丹青。起净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冠璇寓兮济群生。余汩阻兮至南国。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累青杉于涧构。积红石于林棂。

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金灯兮江篱。环轩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栽异木而同秀。钟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伊日月之寂寂。无人音与马迹。

耽禅情于云径。守息心于端石。永结意于鹫山。长憔悴而不惜。

村原西风动蒹葭,深秋野火如红霞。雪毛老兔誇三穴,出没草根何趫捷。

银头饥鹘方贪饕,刮趐下搏翻危梢。兔兮惊奔战双股,鹘兮疾力环三五。

须臾兔倦鹘亦疲,二物俱丧还可嗤。擅功惟有道傍父,鹬蚌两亡俱付汝。

青春作客几经年,白发犹怜未息肩。领得丝纶来远峤,不辞风雨度危巅。

半空云锁浑无地,一径人通直有天。闻道前途山更险,及时须着祖生鞭。

蔚蔚傲霜叶,亭亭绿池畔。莫言盈尺材,要是淩云干。

少日何堪世事烦,即今闲适在丘园。敢云肯构承先志,还冀传经裕后昆。

七十齐眉希耄耋,一堂绕膝列曾孙。亲朋枉赐南山颂,且醉村庄酒满樽。

记得孤山竹外阴,横斜水畔径深深。南枝梦断空明月,东阁诗成见素心。

腊雪乍添新艳采,春风仍到故园林。冷香得句愁难和,合付金徽托远音。

池塘春梦草初生,江左诗来得我惊。
开秩快观醒倦眼,挑灯细读度寒更。
追参李杜今无敌,挥斥侯刘独有声。
一首敬酬三百首,深惭坡老和渊明。
海上风流荔枝国,人间潇洒菊花天。

秋水芙蓉怅有思,美人肠断倩谁知。可怜画里荒寒景,恰写离魂欲去时。

封浚九州尧舜禹,典刑万世契夔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