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岩二十景 其十八 阆岩夕照

洞门深锁瘴烟收,斜日苍茫紫翠流。千里空明频入望,平原芳草暮云浮。

梁景先,高要人。明世宗嘉靖年间任徐闻训导。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七。
  猜你喜欢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子好芳草。
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
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
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
桂树冬荣。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
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裴回天上游。
借问乾封何所乐,人皆寿命得千秋。
千年圣主应昌期,万国淳风王化基。
请比上古无为代,何如今日太平时。
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谓乘羔雁族,继入凤凰池。
赤县求人隐,青门起路岐。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神哭周南境,童歌渭北垂。贤哉荀奉倩,衮职伫来仪。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联事麟台里,论心鹤禁中。贤愚虽有异,出处不无同。

解后桥山日,凄凉浙水风。儿孙看竞爽,门户庆方隆。

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菊花不比昔年好,更叹人家酒杯少。一秋吟事颇岑寂,未免独酌凄怀抱。

消寒初集集吾舍,一为诸公涤烦恼。旷园主人续有约,又见雪泥印鸿爪。

冬葵一味有何奇,难得滋含风露饱。顿令八簋失芳腴,再进百觥尽倾倒。

夕阳送君去,浩歌成独还。君来山窗下,竹石如我闲。

众鸟自栖息,月明溪水间。柴门复谁待,呼童方闭关。

昔日司空舍,高真列上仙。今朝司寇馆,顽陋谢前贤。

石室抛残灶,绳床觅旧毡。遗风相接处,清白类家传。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高贤名笔几传留,偶向君家匣里收。此日人犹甘北面,当时地亦重南州。

经锄卧柳终身计,轩冕浮萍一叶流。无限衷情呼不应,瓣香终日对悠悠。

人我两无分别。个内须教莹彻。营养本来如,渐觉真欢真悦。亲说。亲说。得见洞天明月。
瓦声初听响疏疏,顷刻庭除百斛珠。
寒雀不知来啄米,群鸡粥粥亦相呼。
垂老频逢岁薄收,秋租多欠卖耕牛。
县官不暇怜饥馁,唤拽官车上陕州。

官道斜阳驿骑驰,道傍茅舍半啼饥。三年试向心头想,几事能当去后思。

河水急于前渡日,人情浓是再来时。漫劳父老相迎送,惭负吾民应自知。

先生高谊古人几,缔就良缘誓不违。要使有情皆作偶,纵然无目也相依。

倡随偕老天何厚,生死同期世所希。寒月宵深光万里,浑疑华表鹤双归。

上封林处磴千盘,为讶高云碍竹冠。
晴气满空还似雨,秋光未半忽生寒。
客来石上占星聚,僧住岩前作鸟看。
一榻偶然金磬侧,谁将银汉挂阑干。

莫买青萍剑,不如买铅刀。莫爱天池龙,不如驽骀骄。

铅刀尚一割,驽骀纷联镳。名驹与名剑,难用空尔劳。

读书慕古人,志意何嘐嘐。仙鹤刷健翮,高视淩层霄。

入世二十年,乃为时所挠。思欲易前辙,斑鬓已凋萧。

大木郁风烟,幽兰甘蓬蒿。古人不可作,吾其长寂寥。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