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箫韶已矣。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年来声誉休废。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兴亡过耳。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1242——1305) 字隆吉,湘州(在今湖北)人,迁镇江(今属江苏)。咸淳四年(1268)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入师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时往来茅山中。《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青鞋访云水,僧馔饫茭蒲。落拓人谁识,迂愚世所无。
鴳鹏从物化,牛马任人呼。世事何须问,诸公在禁途。
造物平分四令兮,胡为凄此秋阴。吾将矫首而秋问兮,恣余胸之所寻。
露何德而比玉兮,风何贵而称金。云谁拭而如雪兮,月谁修而似琛。
潮何昵而胎壮兮,木何仇而罢森。嗟日月之长勤兮,悼飘回之屡侵。
时过中而渐敛兮,气始洁而收淫。天既高而木落兮,人未归而远临。
忽驱驰以并逐兮,亦余怀之所歆。嘉南州之炎德兮,羡松竹之有林。
烟浮壑而澄潦兮,光拂岫而染涔。曾欷歔余郁悒兮,听空外之希音。
恨胡笳之未已兮,劳寄远之寒砧。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荒深。
汩莽莽于涯角兮,时瀰漫而增霪。曾不知夫蕙华之既落兮,犹窃冀夫芰荷之可衽。
哀凤冈之稀梧兮,叹鹿野之无芩。鹰祭鸟而横厉兮,燕依鸿而自愔。
蝉寂静而晨咽兮,虫历乱而宵吟。览察时物其如此兮,余悲夫孤臣孽子何以为心。
物有微而陨性兮,时屡逝而光沉。余永念夫溟海之怒立兮,愧蓐收之难禁。
吾令望舒弭节兮,飞廉至而骤骎。帅奔电而来御兮,闭丰隆而使瘖。
我生不辰而逢彼兮,彼亦安能为岁而作霖。美超忽而逾远兮,魂销铄而赴燖。
思九丘之浩博兮,尔何怀乎故襟。何所独无荪蘅兮,孰求凤而少琴。
历吉日吾将行兮,谁烹鱼而溉鬵。饮朝兰之坠泽兮,怀夕英以自斟。
勉升降以离合兮,盼西归之渺禽。怀余情而不发兮,余安能舍山隰而问裯衾。
及榛苓之可睇兮,扫胶葛之腥阴。折若木以拂日兮,迎少皞于昆岑。
吾令帝阍开阖兮,毋此商而彼参。及时岁之未央兮,振终古而在今。
登楼酌酒不成欢,城角宵哀百感攒。江月岂堪频北照,岭云谁复向南看。
归猿立树啼穷泽,落雁冲寒咽古滩。何处悲歌同日暮,西风愁入路漫漫。
拥被酸吟雪未晴,拾樵路断闭松扃。相如病渴谁来管,自整冲寒贳酒瓶。
崇禧寺前风日清,銮舆遥迓定钟鸣。山林有道裨王化,天地无私荷圣情。
娄约入梁终应诏,惠琳居宋岂贪名。金山重感千年梦,愿济幽灵答治平。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
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
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
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
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不誇九老写成图,要似一家三老无。满把寿觞拚一醉,父前母后子来扶。
仙崖老桂凛风霜,嫩柳夭桃敢放狂。十载长怀人似玉,几时再与子同裳。
青山遁迹心常泰,黄阁忧时鬓易苍。日迈月征随所遇,肯教大道草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