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

青草黄泥孰与争,吆吆偏喜弄秋声。人家儿女能窥伺,莫向西风特地鸣。

汤尚鹏,浙江嘉兴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太学生。
  猜你喜欢
聚首不多时。烟波又别离。有黄金、应铸相思。折得梅花先寄我,山正在、里湖西。
风雪脆荷衣。休教鸥鹭知。鬓丝丝、犹混尘泥。何日束书归旧隐,只恐怕、种瓜迟。

谁凿太阴开四洞,蟾光照破人间梦。灵源千层石髓香,金鸡一唱岩花动。

白玉柱边眠苍虬,绛花桥下行青牛。我来绝爱读书堂,石圆水冷天风秋。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
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
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
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
积雪偏工霁後凝,不妨冷极不妨清。
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圃中散策饶君强,敢犯霜风上古城。
湘浦怀沙已不疑,京城赐第岂前期。鼓声到晚知坊远,
山色来多与静宜。簪屦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新诗问我偏饶思,还念鹪鹩得一枝。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
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
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
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
瀰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
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
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
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
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
朝吟千赋暮千诗,松腴亦须枯海水。
莫倚文章似孟坚,未用风流追乐天。
且以光芒破阴晦,挽回日色到桑田。
乐岁天公有严约,斥落旄头沉贯索。
从公日醉三百杯,不怕西风动旗脚。

美人出南国,名字号西施。鸾舞隔烟雾,鱼惊沉网丝。

轻盈羞燕尾,窈窕妒蛾眉。一入吴宫去,姑苏麋鹿时。

节序关何事,徒令百感生。
升沉当世事,存殁故人情。
寒在微阳气,风疏缓漏声。
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夜来龙具冷,有客厌长安。去国朝衣缁,还家楚叶丹。

雪情欺酒薄,月思拂琴寒。只待东风起,林莺振美翰。

夏官郎署二十载,玉立亭亭故可人。万里江南看归省,清风不改旧时贫。

斜日孤城深闭。四山荒翠。断鸿声外不堪闻,是呜咽、桑乾水。

高阁清尊微倚。促愁成醉。彩云端不负归期,却还怕、黄昏易。

春日黉宫花正开,宫前宫后锦成堆。如今南郡多桃李,尽是黄公种得来。

万生扰扰咸归尽,尽处还延世尽惊。挥环且非羊叔子,折矢乃若徐佐卿。

庭畔枯株有由蘖,云间晦月哉生明。相知相见莫相讶,昔时子政今更生。

风静得香多酝藉,雪残观色转精神。不教翠竹疏松畔,清杀天寒日暮人。

啼血辛勤尔自贻,百花时节好閒飞。行人日日春山过,相劝相呼总不归。

魂梦飘零落叶洲,北辕南柁几时休。月中青桂渐看老,
星畔白榆还报秋。鹤禁有知青强进,稽峰无事莫相留。
吴花越柳饶君醉,直待功成始举头。

红云霭霭护棕毛,紫凤翩翩下綵绦。武士承宣呈角触,近臣侍宴赐珠袍。

所以登台榭,正重接烟霞。长丝触栏断,归鸟避窗斜。

俯巢窥暝宿,临树摘高花。百雉时方晚,九层光尚赊。

雨后新凉下碧梧,乡心一夕雁南徂。寒蛩白露秋深浅,破屋青镫梦有无。

花萼楼空衾枕寂,竹林人去酒樽孤。买山钱向何人贷,十载春明祇故吾。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拥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玄焉,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亦足以相敌。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