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崇义(912年~984年),字德川,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南唐宰相、重臣。唐末诗人殷文圭之子。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进士 [2] 。
事南唐嗣主,历官学士承旨、枢密使。嗣主迁南都,辅太子留守金陵。后主时,进左仆射、平章事,后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复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亡入宋,授光禄卿。初避宋宣祖之讳而改姓为“商”,又避宋太宗讳易姓名为“汤悦”。后奉宋太宗命,与修《江南录》、《太平御览》。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
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岭欹栈仄,循壁俯瞰,潭子深黑。风起涛涌,此身几被,包山老龙得。
古苔绣蚀。腾掷直上,霜磴如拭。高处奇绝。旷望邓尉,支硎翠螺滴。
暂息塔铃侧,又蹈虚空临不测。藓滑境危,盘盘深曷极。
见老树槎牙,三两离立。雨淋风裂。似猱狖须髯,作烂铜色。
忽颓唐、化为奇石。
曝书人老,好池台都共,画叉飘泊。碧玉通津流客梦,分付雨烘烟托。
千首填词,十年磨剑,心决归耕乐。小楼添否,白头依旧牢落。
难得两幅鹅溪,一船虹月,来侑郫筒酌。坐忆承平觞咏事,展对凉堂清幕。
灵宝厨空,丰城剑合,此中关丘壑。钱郎句好,须君补上笺角。
一发中原夕照斜,青山何处是吾家。倚楼有客吹羌笛,杨柳边声怨落花。
清风生山巅,微雨在山脚。后山路始穷,前山壁脚削。
飞龙中忽断,奔马势旋却。两山郁嵬峨,一水相互络。
泄云天光漏,仄壁石气错。俯逐饮涧猿,仰睇投林雀。
高低总臲卼,下上殊苦乐。彼途俄复经,此路邈如昨。
相见难相从,青冥倚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