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崎岖江北道,复此渡淮水。策马向广原,苍茫见帝里。
葱葱绿树陵,郁郁紫云起。日炤城上楼,寒鸦飞高埤。
原野何萧条,旷望弥百里。当时侯与王,此地常累累。
今惟负贩人,亭午倚虚市。空然八尺躯,短褐饥欲死。
当时兴王佐,未遇亦如此。
杂林薙樗栎,稚竹森成篁。久行忘入山,回磴纡如廊。
披烟逢独樵,面有青露光。簪花疑野桃,其息春兰香。
海气郁不散,午日浮亦凉。小鸟来就人,就之还复翔。
年来深欲买湖山,贫病难酬绢五千。归去不从陶令请,知音未遇孟尝贤。
排愁器具思欢伯,送老生涯乏货泉。惟有诗魂常伴我,閒吟陶写个中玄。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