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中特别标立“公宴”一类,专录建安诗人那些歌咏风月、叙述酣宴的诗章。而曹植的这首《公宴》即可视为其中之冠,此外如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刘桢、阮瑀、应瑒等人也都有以“公宴”为题的诗,可见当时此种风气之盛。
曹丕与曹植可以说是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中心人物,钟嵘《诗品序》中就说过:“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所以此诗的一开头就说曹丕敬爱宾客,设宴款待,客人们也都兴致勃勃,直到宴会终了还不知疲倦。这领起的两句可以说是总写,以下便是详述了:清幽的夜晚去游览西园,轻捷如飞的车辆络绎不绝,一辆随着一辆。曹丕的《芙蓉池作》中说“逍遥步西园”,王粲《杂诗》中也曾说“日暮游西园”,可见“西园”是邺下文人常去聚会的去处。此夜明月皎洁,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显得朗然无滓,天上繁星密布,似乎由于诗人们的聚会而更添光彩。秋日的兰花覆盖着长而隆起的坡地,红色的荷花星星点点地在碧绿的池水上探出头来,池中的游鱼时而跃出清波,高高的树枝上也不时传来悦耳的鸟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似乎进入了一种美妙完善的境界。迅捷的风与诗人们乘坐的华美车辆一同前进,轻快的车轮就像随风而动,令人有飘飘欲仙,凌空而起的感觉。因而结句说:让我们逍遥自在地纵情游玩,畅开胸怀,但愿千秋万岁,永远如此。
此诗的情调高昂而欢畅,分明是曹植少年得志,生活欢乐的真实写照,这在曹植的诗集中,尤其在他后期的创作中是十分罕见的。其中充满着积极向上、高亢振奋的精神,刘勰所说的“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明诗》)大概就是指的此类作品。在这首诗中,人与自然的结合,情感与景物的交融,都组合成一种爽朗欢快的基调,“明月”“列宿”“秋兰”“朱华”“潜鱼”“好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明快活泼的气象,丝毫没有半点秋气萧索的意绪。显然,自然景观也都染上了诗人内心欢欣的感染。刘勰说文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可见诗人能使外物都染上自己主观情感的色彩,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移情”。曹植在此诗中的叙事写景也无不带有主观的欢畅情绪,正是“移情”作用的体现。
此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秋兰”等四句出现了严密而工整的对仗,不仅词性的虚实两两相偶,而且语意也自然工俪,这种形式对后代格律诗的出现自然起了先导作用,在诗歌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同时,这四句由于其写景状物的明快而具有典型意义,故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句。
庭院雨馀秋意晚。一阵风来,到处清香遍。把酒对花情不浅。
花前敢避金杯满。
薝卜酴醾虽惯见。常恨搀先,不是君徒伴。莫把龙涎轻斗远。
流芳肯逐炉烟断。
我来梅花村,倚杖久伫立。惜哉风雨馀,零落绿苔湿。
往年赋诗人,去袂不可执。明朝梅亦空,感旧百忧集。
坐对百花落,孤登万里楼。醉开吴楚色,狂失凤鳞愁。
握手青灯少,论心白日浮。相思曾往昔,泪逐大江流。
奋棹入西陵,实惟三峡首。耳目霍然新,乾坤划初剖。
巴江万里来,莽莽开户牖。大禹驱龙蛇,群峰俨趋走。
锦屏百叠张,翠壁千寻陡。崖谷异昏明,亭午气如酉。
幂历青萝幽,茏葱白云厚。绘事让鸿濛,天然色丹黝。
怪石何时崩,雷文辨蝌蚪。长年告中饭,步屟坐林薮。
苔荒杖屦危,径仄趾相蹂。抨弓落雉媒,垂纶出鱼舅。
挥杯劝吾侪,此乐良非偶。
澹妆收,残篆袅,斜月小坊静。肠绕朱弦,春是曲中影。
分明一把愁丝,七条分理,替人语、声声凄哽。
好风景。多定耽误知音,旧期总无准。倦说心挑,梦也可怜境。
是谁指上离骚,赚他红泪,尽弹断、袖痕香冷。
子閒终不来,我病能数往。翛然共月庵,清约坐成爽。
一雨终夜鸣,残暑归洗荡。孤怀苦郁陶,世事多卤莽。
当时隔燕吴,晤语成坐想。如何咫尺间,还复劳企仰。
小园亦何有,一味凉可赏。閒庭风叶鸣,虚室云月朗。
觞豆非苟然,形声要重讲。
记得迎承过葛川,稚金未肃嫩凉天。当时若径趋金阙,安得庐陵有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