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逾暄妍,遨头输先辈。映水苔枝空,迎面玉尘碎。
国香已谢华,夭采各舒熊。古寺循钟鱼,敞阁鲍笋菜。
讨春有余勇,振奇无别队。松籁散风琴,谷淙聚云碓。
斗折疑绝踪,蛾傅已骑背。天高径手招,石顽叩臆对。
洞户剖蟆?,井甃滀膏黛。崩峭穷百级,孱颜尽一概。
弹山独兀傲,青旻未排退。泠然发冥悟,胜游傥思再。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自怜老去情怀别,笑拾花钿不复曾。良夜好天千载意,光风霁月四时灯。
暂辞江表烟尘海,偶上人间傀儡棚。一片忠君心似血,鬓边白发迩来增。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极目长郊凝望处。
衰菊斓斑犹坼。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攀援石磴上仙台,万壑晴岚午未开。千尺长松云一片,半空惟有鹤飞来。
一峰迎我来,一峰招我去。白云扶我行,屐齿留不住。
初游破山寺,心證唐贤句。通幽开曲径,花木纷遮护。
迤逦入三峰,深秀渐披露。既作山中游,欲尽山中趣。
万绿莽如海,中有蛛丝路。竹泉清可濯,苔石滑难步。
直立千岁藤,横卧六朝树。松杉间枫楠,坚老不受蠹。
大才多沈沦,长身极骄倨。树争滕薛长,花挟邢尹妒。
芙蓉媚新客,嫣红烂无数。小憩息腰脚,愧我济胜具。
豪哉赵公子,人得江山助。为山作主人,约客忘世故。
肉食厌腥膻,行厨荐蔬茹。相当好天日,无风复无雾。
登楼纵遐瞩,指点互告语。巫相及齐女,约略有遗墓。
山川不能言,何暇事考据?屯兵矗石垒,传是张王戌。
僭窃安足道,无使吾耳污。灵境无尽藏,一一要目遇。
失奇防后悔,买勇竞前赴。同行六七人,筋骨各坚固。
赴山如赴敌,一往气犹怒。崭石辟剑门,万劫僵不仆。
闯如奇鬼阚,缈若飞仙驻。踞虎欲跳荡,蟠虬俨回互。
玲珑片片碎,臃肿涂涂附。将斧凿劖岩,盘古手自厝。
徘徊倚剑立,兹山最奇处。相去无百里,此来方一顾。
落日赭湖水,惜哉天易暮。篮舆颇轻健,截竹仿筚簬。
舆人量肥瘠,只愁坐者错。山行更水行,扁舟问归渡。
今宵当痛饮,馀兴尽倾吐。入门酒正沸,班席镫已炷。
主客谈杭州,湖山起人慕。行将道浙江,蜡屐吾其庶。
名山无大小,曲折名乃著。扪萝从此始,啖蔗安能遽。
正如学佛人,由渐而入悟。吾身犹病梨,况抱烟霞痼。
异日挂冠回,邻山足园圃。无嫌俗更俗,将卜寓公寓。
佳处留茅庵,山灵不吾拒。
柴桑原是宰官身,护惜名花胜美人。洛浦无媒空入梦,巫山有女孰传神。
从来艳质皆成幻,似此孤芳始觉真。他日篱东重把酒,不辞沉醉卧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