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 一作: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注释
异气:气候不同。殊:不同。
剧:艰苦。
寄身:生活
草野:野外、原野。
妻子妻子和儿女。
象:像。
行止:行动的踪迹。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萧条:冷清。
翔:悠闲自在地行走。

赏析

  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剧哉边海民”的衬托。各地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最艰难困顿的要数“边海民”了。

  “寄身”三句,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踉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这两句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人想见逃民们的伤心落泪,而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敞,村落萧索的更广阔的社会图画;也扩大了全诗的境界,前三句是诗人眼中的情景,这两句是诗中人心里的想像。有此一笔,使短短的八句诗多了一层波折,添了一组形象,是以少驭多的佳构。可惜这一点历来被人忽略,以为这两句也是状“边海民”惨苦生活的,与前三句配合,写住处的荒凉;试想,已与禽兽混迹的“边海民”对“狐兔翔我宇”又何居叹哉。结果使诗的内容和形象顿然减色,因而对这首诗并不是写“边海民”,而是写逃到“边海”之“民”的,也就未能理解。

  曹植曾在《谏伐辽东表》中劝曹叡“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至此又以他的诗歌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建安诗人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题材极少,因而这首诗就更为宝贵。

创作背景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猜你喜欢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海岸夜中常见日,
仙宫深处却无山。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
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
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
闻有道人者,於今号禅伯。
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
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嵷。巉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

琅玕叩金石,清响听生悚。何由幸见之,使我涤烦冗。

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

长榆塞上接龟沙,碎叶城边建虎牙。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

苏武白头持汉节,文姬红泪泣胡笳。可怜苜蓿迷征马,谁见蒲桃入内家。

父仇一报臣应死,死后评量恨转生。柱厉叔方成国士,申包胥不负交情。

言之已验吴其沼,疾未全除越有兵。今日庙门车马绝,满江犹吼夜涛声。

湖光夜彻,飞上小楼都化月。人似梅花,烂醉孤山处士家。

梦云飘渺,起傍玉兰花影悄。燕子多情,偷得纱橱细语声。

玉压帽檐花底春,惜无花下洗妆人。阿娇一掬东风泪,聊仗丹青为写真。

峒中旧有神仙宅,峒门迥与红尘隔。骊龙夜半捲银河,喷作明珠下檐额。

云霞为幔月为钩,四时垂地长不收。更阑人静籁悄悄,满天风雨来清秋。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卫河回岸午钟沈,福地清幽试共寻。一径莓苔迎客净,四时花木掩关深。

轻帆自幻风前影,逝水难留定后心。欲向已公参半偈,萧萧松际已潮音。

海东拥一砚,皋比亦足豪。时哉易白头,逝水看滔滔。

春明强别后,九日思题糕。少年当努力,为底名山逃。

无端秋思枕前滋,梦落青溪白石祠。
去路似从桃叶渡,和歌多是《竹枝词》。
藓碑字蚀无人读,废井铭存有客知。
幽事最多难记得,绿波深处美人期。

阴雨连宵晨,萧萧洒庭屋。当轩坐晦暝,穿户多苍竹。

幽居本绝尘,洗濯益无俗。闭门不见人,横琴只我独。

临风发遐想,清绝愁中曲。吴歌日怕闻,越梦断难续。

晚来雨忽霁,晴霭横崖谷。落霞暮欲销,微阳暗墙角。

鸣鸟归亦尽,庭户犹无烛。苍茫一望中,万绪千愁触。

天地本无穷,人愿如鸿鹄。

凌晨发铜山,偃蹇四体轻。升车抱头卧,轧轧摧轮惊。

微吟遣白日,倦眼无由醒。昏昏涉百里,日夕骖騑停。

僻路稀人烟,店小无檐楹。土房二三尺,河水杯中盈。

倚墙发半被,但睡无所营。忽闻呢喃语,在我头上鸣。

举头见双燕,急泪当时倾。忽忽三年间,未尝闻此声。

何因却遘此,待我哀平生。金窗绣户不足择,耦寄蒿下如蓬瀛。

人生结发有真意,栖茅饮水何其荣。不然远道阻征役,相思万苦皆餍情。

而我作客客何梦,梦见故山枫树茔。雨淋雪压茔不扫,风欺露侵客不宁。

积此两途恨,欲诉俱无灵。万一犹能化精魄,翻翻羽翼翱沧溟。

而我未曾告所适,奋飞安得魂来并。南方有寡妇,白燕巢其楹。

孀雌号故雄,哀哀不忍听。山鸡翟雉不敢劝,青灯白发来相萦。

北方有老鳏,雉飞当前横。相看勇气满,太息摇其精。

少年自谓国风好,恶闻此操心弥贞。君不见北川之水天上月,处处流光相对明。

黄河一沉沙,万古长冥冥。

吾师神宇奇,老貌展长眉。未熟便留客,禅馀不废诗。

半畦中岁足,一衲百年披。永夜蒲团上,窗虚月浸池。

绿水西阊道,送君江上行。盆城应不住,五老笑相迎。

清波难写流虹影,喜梦里垂垂。比似人间枝叶异,桃丝。

红房烂煮琼花宴,问此曾何时。四十九年偿慧业,归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