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剧哉边海民”的衬托。各地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最艰难困顿的要数“边海民”了。
“寄身”三句,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踉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这两句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人想见逃民们的伤心落泪,而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敞,村落萧索的更广阔的社会图画;也扩大了全诗的境界,前三句是诗人眼中的情景,这两句是诗中人心里的想像。有此一笔,使短短的八句诗多了一层波折,添了一组形象,是以少驭多的佳构。可惜这一点历来被人忽略,以为这两句也是状“边海民”惨苦生活的,与前三句配合,写住处的荒凉;试想,已与禽兽混迹的“边海民”对“狐兔翔我宇”又何居叹哉。结果使诗的内容和形象顿然减色,因而对这首诗并不是写“边海民”,而是写逃到“边海”之“民”的,也就未能理解。
曹植曾在《谏伐辽东表》中劝曹叡“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至此又以他的诗歌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建安诗人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题材极少,因而这首诗就更为宝贵。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放桃花画舫寻春。绿水回环,红雨缤纷。嫩柳丝垂,莺簧乍啭,陌头骤起香尘。
雷塘何处,小桥流水,弥弥濏濏粼粼。只莺花不改,无数箫声,占断芳晨。
伊道紫宫金弹,我道钿筝锦瑟,此恨平分。且试向东风寄语,细与评论。
是谁家、桃叶桃根。鸦黄隐笑,蛾黛留颦。偷傍犀帘,微揎翠袖,的的东邻。
明言未实,暗祝方真。又是夕阳斜度,早难道且住为佳,踏遍黄昏。
回首千秋索下,猛忆三生石畔,记取腰身。更莫向西园北里,轻掷销魂。
著述归来又等身,蓬瀛沙碛等前尘。常将治乱悲千古,不负科名有几人。
放眼看山诗是债,经年作客酒为邻。遥思此际焦公洞,搜剔遗碑岸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