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人铜印歌和石庵师元韵

读书学道不适用,一腐儒耳非英雄。先生少负经世略,骐骥一出凡马空。

批鳞折角遭谴责,只手欲捧榑桑红。龙场兀坐素患难,生徒壁立和春风。

豁然中夜有心得,直如天地开屯蒙。擒贼擒王一举手,叱嗟呼啸风雷从。

良弓善藏飞鸟尽,上追濂洛传心宗。晚年再出平诸寨,秋鹰凛凛当霄翀。

功大德修世所忌,谁与前席陈深宫。先生出处自了了,当时谣诼何其工。

岂知正学在宇宙,皎若日月行天中。龙蛇尺蠖会屈蛰,鼷鼠之技惭终穷。

先生寿世三不朽,理学经济文章通。摩挲遗印倍珍重,为想品诣千秋隆。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先撰,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著有《恩补斋集》。
  猜你喜欢
听雨披夜襟,冲雨踏晨鼓。
万珠络笋舆,诗中有新语。
老龙经秋卧,岁暮始一举。
成功亦何迟,光采变蔬圃。
道边闻井溢,可笑遽如许。
旧山百尺泉,不知旱与雨。

溪山佳处不须招,未到心旌每动摇。渐喜田园挽陶令,敢将笔砚伏君苗。

黑云含雨迷江馆,白鸟冲烟映市桥。回首海宁惊谪梦,挽舟犹记笏垂腰。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暂时雄。
东都二百年名节,全在桐江一钓风。
暖律催花花,晴晖活柳枝。
发生虽有信,造化本无私。
三春草草眼中过,未抵三冬乐事多。
烛焰双了红再合,酒花半蕾碧千波。
孤寒霜月双相似,跌宕雪风谁奈何。
道是闲人没动绩,一枝樵斧一渔蘘。
莫向山头觅古人,青山之外已为尘。
弹圆朱橘怀中物,云气有无何足询。
小院沈沈夜欲阑,东风吹月上阑干。
手撼梅花露研墨,醉将吟笔蘸清寒。

穷秋未穷草木衰,里人过半单裳衣。谷中吹律不可待,上天爱日何时辉。

周司徒,真丈夫,直气棱棱霄汉俱。致君不作尧舜主,拂衣归卧山中庐。

山中卧,今几载,鹤貌童童履声在。十书五疏招不回,九重虚席空相待。

北来颉利西羌胡,争问司徒今有无。乃知系国轻重者,不独庙堂公与孤。

周司徒,真丈夫。

鹤鹤来前听我言,知君六翮快腾翻。云霄纵得天风便,惠养能忘旧主恩。

无奈閒情著物欢,更愁花草便阑珊。夭红嫩翠宜灯烛,放散笙歌静里看。

阅世四十年,忽忽叹无成。人苦不自知,百感戕其生。

陶潜犹乞食,杜甫尚依人。吟诗岂在好,得酒还独倾。

公卿闻羡人,我何羡公卿?

暝色护楼台,阴云昼未开。一尘无处著,花雨遍苍苔。
绕屋阴阴树,通池细细流。
寄书来故旧,飞梦上神州。
百两归朝士,千金买坠楼。
知几谁氏子,一笑过林丘。

每忆城南路,曾来好画亭。阑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

波影浮春砌,山光扑昼扃。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

夜寒起坐看龙影,金阁罘罳小殿东。梦觉香吹梅子树,玉文堂上月方中。

东风吹雨到重城,古屋萧森罢送迎。帘护浓阴催暝色,檐飞急溜作泉声。

落红殷地榴初褪,浅碧侵阶藓又生。最是三餐才报罢,短童携出瓦镫檠。

大朴逐物尽,哀我天地功。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
竹外长桥过水西,林中钟磬旧禅扉。
筇迎残月僧包去,帆背斜阳客艇归。

乱后重逢喜欲狂,森森兰玉早成行。著书岁月閒中老,落纸云烟眼底忙。

大耿才名传绛帐,小同世业付青箱。君山一角能招隐,绝胜瀼西旧草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