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漏声沈。雨声沈。滴滴空阶碎客心。拥单衾。拥单衾。病骨寒侵。
争教不断魂。静闻枥上嘶羸马。巴童熟睡荒鸡哑。旅游难。
白首衰残。何日歇征鞍。
不徒说剑与谈兵,况是文章动两京。屡欲上书勤汉室,时教扪舌易齐城。
帆樯远雁上开楚,衾枕清?路入荆。落落长游半天下,不知归计几时成。
约略腰支,刚应梦醒,汉宫春晓。柔条几日,踠地便侵芳草。
问章台、为谁相思。趁时碧玉年华好。想朦胧娇眼,未曾省识,西风斜照。
生小,双娥扫,怎怯怯移来,恨丝萦绕。学舞才能,见说尊前人老。
记年时、莺燕故园,青青未折春已杳。但从今、寄祝东风,证取成阴早。
两生孝友谁不知,左辖题堂固所宜。岂独声名从此大,要教风俗与之移。
棣华煜煜照春名,乌鸟哑哑啼树枝。林植羽栖俱有感,过门宾客可无诗?
晓风残月酒醒迟,半榻茶烟一卷诗。秋色满园关不住,东篱又近菊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