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宁知是永别,七月有书来。即死还忧国,皇天亦妒才。
世衰元气散,君逝玉山颓。沧海垂纶客,冥心若死灰。
阊阖下重关,丹墀吐明月。秋气城中冷,秋砧城外发。
浮声绕雀台,飘响度龙阙。宛转何藏摧,当从上路来。
藏摧意未已,定自乘轩里。乘轩尽世家,佳丽似朝霞。
圆珰耳上照,方绣领间斜。衣薰百和屑,鬓插九枝花。
昨暮庭槐落,今朝罗绮薄。拂席卷鸳鸯,开幔舒龟鹤。
金波正容与,玉步依砧杵。红袖往还萦,素腕参差举。
徒闻不得见,独夜空愁伫。独夜何穷极,怀之在心恻。
阶垂玉衡露,庭舞相风翼。沥滴流星辉,灿烂长河色。
三冬诚足用,五日无粮食。扬云已寂寥,今君复弦直。
心缄未上神先启,风马神舆瞬息回。似向蓝关逢驿使,直从阆苑去天台。
潮宽新水毋烦算,路入阊州不用裁。金石相孚应未爽,会将功德报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