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晨登吴山上,四望长叹嗟。借问胡叹嗟?狭路险且邪。
子胥竭忠谏,抉目为夫差。宰嚭路逢迎,越刃复相加。
守正累则多,从人祸亦奢。遭逢贵明良,不尔俱泥沙。
我观世界只儿嬉,一戏相从更莫辞。绮语未忘馀习在,明朝与和紫姑诗。
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登城眺夕阳,惨澹群山色。何许最关心,愁云在西北。
新词歌禁苑,香名廿载,汉宫传早。出守前溪,白苧春衫萦绕。
记得风流刺史,侧帽影、杯衔清沼。拂袖好。樊川梦短,黄鹂声巧。
枉是鼓铗吹竽,却盼煞吴均,难追欢笑。炀帝宅荒,五湖里、乘烟棹。
肠断参军一赋,鬓丝漾、心情未老。春雁杳。几时拾君瑶草。
红牙翠袖按清商,瞥见尘飞玳瑁梁。宛转尽能谐律吕,主人无忝蔡中郎。
瘦节苍骨耸,腻肤黄玉温。苔间时卓地,月下屡敲门。
持赠松庐老,携寻水竹村。归来倚空壁,夜气与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