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前俯大荒。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尚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更与摩崖访陈迹,西风吹冷薜萝裳。
岭外多好山,阳朔最奇诡。净洗看山晴,一棹下滩水。
应接初不暇,邂逅无穷美。生平所未见,见之心为死。
奇者已非山,层出犹未已。日暮维我舟,翘首更一视。
行空走群兽,攫人伺奇鬼。竟夕颈为缩,屏息篷窗里。
诘朝挂帆去,高情稍倦矣。我闻养生射,全名在一矢。
用兵得重瞳,百胜不足恃。赘若舍人蛇,贱如辽东豕。
行文贵有余,怀才宜知止。嗟哉阳朔山,所伤惟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