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筮谁知晚□佳。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
黄沙茫茫若华匿,枯树无皮当道立。拿云捉月奋爪牙,四起悲风鬼神泣。
饱经霜雪不记年,夕阳古堠同巍然。浓阴密叶曾荫暍,意以屈曲全其天。
君不见,丁戊之间旱为虐,两年不雨日熏灼。析骸易子嗟此邦,岂惜树身遭剥落。
我行抚树兴长嗟,蜕馀苍骨寒杈丫。为问河东千里道,凶年饥馑馀几家。
颓垣败壁隐蓬户,呜呜仿佛闻人语。佝偻老翁兀向前,欲诉未申泪如雨。
自言身本故家子,颇有田园傍汾水。火云炽野草木枯,邻里亲丁皆饿死。
昔年豪兴游江湖,归葬骨肉还故都。所亲无存家为墟,孑然一身何所图。
愁容惨淡兼衰病,枯树剥肤感同命。少时裘葛老无衣,羞向人前道名姓。
哀弦未终天欲暮,行色匆匆戒前路。长揖老翁申慰辞,人力难回信有数。
前村野店悬孤镫,当为老翁枯树留长句。
渝川故人黄子雅,天机深沈好挥洒。往与范君别螺川,写图远寄螺川下。
螺川东偏呀石矼,呼吸万里之长江。江流不返客行远,何以使我愁心降。
是时春风散杨柳,十里啼莺劝人酒。肠断逢君复送君,买船夜下渝川口。
双凫俱飞今独还,为子一赋河梁篇。向来照见惜别恨,惟有明月留青天。
断矶侧岛秋毫杪,肯信离愁是中少。水生浦溆万舸集,日落天涯数峰小。
故人别来今几秋,落叶夜满城南楼。至今展卷忆旧别,对之如见春江流。
嗟君久别何能返,霜雪惊心岁年晚。一春尘土暗沾衣,千里松楸终在眼。
功名富贵复几时,林下閒人相见稀。飞鸿远征碧海外,春至亦复思南归。
人生离别岂云暂,我亦临图伤梗汎。便将高谊谢陈雷,从此深情见黄范。
敢云此卷少遗珠,闻见非多愧小儒。略为诗人传梗概,忍令古本尽荒芜。
海滨耆宿伤存殁,沽上风流半有无。漫道渔洋常感旧,词坛振臂望同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