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二首 其二

长云千里海边城,两粤今传惠爱声。帝载待咨唐岳牧,郡符还屈漠公卿。

天墀面拜恩纶重,江国人瞻昼绣荣。府掾尘埃归未得,乡心先已逐双旌。

王伯虎,字炳之,福清(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授建州司理参军(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一四)。神宗熙宁中为太常博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七)。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校书郎(同上书卷四○七)。三年,知饶州(同上书卷四○八)。六年,为刑部员外郎、都官郎中(同上书卷四五七)。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儒家有释子,年少学支公。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
锡寒秦岭月,杯急楚江风。离怨故园里,小秋梨叶红。
记室千年翰墨孤,唯君才学似应徐。五丁驱得神功尽,
二酉搜来秘检疏。炀帝帆樯留泽国,淮王笺奏入班书。
清词醉草无因见,但钓寒江半尺鲈。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金鞍白马来从赵,
玉面红妆本姓秦。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香严参鼻观,可受郢人斤。谁能论许事,且炷松炉薰。

借此沈水力,侑我棐几文。小阁亦窈窕,青烟散敷纷。

与人共婆娑,此意良殷勤。恨无博山赋,可写蜀锦纹。

老人住江东,来作江西云。江湖渺归思,先弟无馀芬。

焚香此幽事,此外何所欣。如人嗜昌歜,岂复思膻荤。

令君出新语,种学窥多闻。但恐燕寝句,颇惭韦使君。

更当宿残火,薄雾看氤氲。

雪帐垂空万事休,醉来高枕竹猫头。不知金谷园中障,输与侬家几百筹。

江汉兵馀八十秋,后生谁及见前修。开元遗事无人说,正始诸贤何处求。

此老尚堪遗式在,吾侪欲为子孙谋。不嗔拱立烦鸡黍,时复敲门系小舟。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春光无主。被底悄寒生夜雨。燕子飞来。不道梅花尚未开。

春江已半。恁把岁华都送断。倩语东皇。此后风尘渐可伤。

检得残笺两幅余,为将医药饷离居。自言臂颤难成字,特为关心力疾书。

官烛风帘彻夜明,屋高人醉易寒生。不知卧听萧萧雪,何似山窗洒竹声。

爱山如猿猱,清啸卧云石。山云入梦来,相见如旧识。

曾佐元戎洗绿林,此翁何止擅诗声。
久辞骠骑寻瓢饮,谁引鸣驺聒耦耕。
厚礼正罗温处士,浮名还污阮先生。
衡茅那识丝论美,尚拟升堂结社盟。

玄元奕叶圣神孙,邈然跨海超无垠。锦袍淋漓舞郁轮,秕糠斯文遗世纷。

羿娥招摇迎帝阍,诉以九河导昆崙。飞鱼挟辀湘女嫔,回光下照扶桑暾。

洞庭钧天弭节闻,俯仰一笑三千春。天台子微未足论,大儿汾阳谁与伦。

知章识公尚几尘,日衡气机与地文。采石之水青山云,魑魅夜啸狌鼯坟。

吁嗴夫人此栖神,文或不死非其存。

覊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今年七十多青里,莫把仙翁一例看。
再拜尊前为翁舞,草堂最好是无官。

古刹悬青嶂,香台俯白波。十年曾览胜,今日更经过。

僧爱参禅寂,人如远别何。挂帆从此去,山色晚嵯峨。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别久乍疑前劫事,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为邦虽陋勿雌黄,我曾侍立苏公旁。见公颜色不憔悴,不似贾谊来江湘。

它州虽粗胜吾州,无此两公相继游。

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老姑强作少年时,烂把宫嫱红粉施。
不管旁边人冷笑,满头犹更插花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