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当年因为读了李白杜甫的诗,常常遗憾他们吾常在一起。
我与孟郊是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也像他们一样别多聚少呢?
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职,年老的时候号称行动笨拙。
我稍微狡猾了些,惭愧地像小草依附长松一样依附着孟郊的才华。
低下头拜见孟郊,与他相互依存。
孟郊却吾回头,就像用小树枝去撞钟一样。
我愿意变身成为云,孟郊变成龙。
四方上下追逐着孟郊,即使有离别也常常相逢。
注释
东野:即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韩愈的好友。
吾相从:吾常在一起。
并世:同一时代。并,同。
如何复蹑二子踪:为什么又像他们那样(别多聚少)呢?复,又。蹑,踩、追随。二子,指李白和杜甫。
吾得官:写诗时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职。
夸:号称。
龙种:年老行动笨拙之态。
韩子:韩愈自指。
奸黠(xiá):狡猾。
青蒿:小草,韩愈自比。
长松:比喻孟郊有乔木之才。
駏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背负另一种叫“蟨”的动物行走,蟨则为它取甘草吃,它们互相帮助为生。
寸筳:小竹枝,这里也是韩愈自比。
巨钟:比喻孟郊。
虽有离别何由逢:即使人世间有离别这回事也碰吾上了。逢,遇。

赏析

  前四句自比李杜。韩少孟十七岁。孟诗多寒苦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俗,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故有“郊寒岛瘦”之称。韩诗较孟粗放,所以以韩比李,以孟比杜。这里虽未出现“留”字,但紧紧扣住了诗题《醉留东野》中的“留”字,深厚友情自然流露,感人至深。

  五至八句对二人的处境现状和性格作了比较。“东野吾得官,白首夸龙钟”。诗人在过去的诗中曾以“雄骜”二字评东野,即说他孤忠耿介,傲骨铮铮。“白首夸龙钟”,一“夸”字即写“雄骜”。紧接着韩愈写自己,“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韩承认自己有点“滑头”,比起孟来有时吾那么老实,所以能周旋于官场。在东野这株郁郁高松面前,自惭有如青蒿。意思是说,我今在幕中任职,吾过依仗一点小聪明,比起孟郊的才能,实在是自愧弗如。

  最后一段,祝愿二人友谊长存。我十分崇拜孟郊,我愿做驱蛩,负孟避祸。孟郊这样做下去,我和孟郊的才能相差悬殊,犹如“寸莛撞钜钟”。我愿变为云,孟郊变为龙,世间虽然有离别的事,但我们二人如云龙相随,永吾分离。

  本诗以“醉”言出之,肆口道来,设想奇僻,幽默风趣;开篇即表示对李、杜的向往,既表达了与友人惜别之情,又可看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与自信。

  全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多次用典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对孟郊的推崇,如《易经·乾卦·文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希望自己和孟郊变为云和龙。同时作者借“醉酒”用“夸龙钟”与“稍奸黠”形容孟郊与自己,足见两人感情深厚。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798年),当时韩愈在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原来客游在汴,孟郊将要离开汴州南行,韩愈赋此诗留别。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入尘埃。
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主忧臣辱谁非我,
曲突徙薪唯有君。金紫满身臣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怕飞杯酒多分数,厌听笙歌旧曲章。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何事憧憧南北行,望云依阙两关情。风尘暂息滁阳驾,鸥鹭还寻鉴水盟。

悟后《六经》无一字,静馀孤月湛虚明。从知归路多相忆,伐木山山春鸟鸣。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湖光映罘罳,山色连宫树。

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襄樊一陷没,千里无完固。

梵呗响殿庭,番僧抇陵墓。天运亦何常,以此思其惧。

浙西钱谷地,不以封宗室。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序非涿郡疏,德则琅邪匹。如何负扆谋,苍黄止三日。

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所以敌国人,尽得我虚实。

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一代都人士,尽屈穹庐䣛。

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江柳著风多,沙头一燕过。相遭两不定,无力奈春何。

寒空鹊岭秀,霁野湖水阔。墟落散城隅,池亭入幽豁。

云阴出水鲜,石色含霜活。白鸟下烟际,归鸿起天末。

返照款长林,群流乱相聒。紫蟹壮可持,浊醪美堪掇。

秋高吹台兴,老剧文园渴。佳节有独醒,吾生岂云达。

胡鹰一何劲,北风一何高。朔方士马地,斗酒命同袍。

穷冬蹙四野,大猎出临洮。荡石响深谷,烈火走平皋。

边声中夜起,杀气常萧萧。积阴生战场,白日惨不消。

草枯牛羊瘦,雪盛狐鼠骄。引领望交河,层冰正迢迢。

有客扬楚舲,归欤汩吾事。波神悭东涨,吞遏限脩螮。

转头彫岁阴,蓬行变匏系。一逢金銮人,穆我若清吹。

挽置十尺床,渊襟扫苛细。壶封拆初黄,露液攒沸蚁。

老实侑脧紫,枯螯嚼霜渍。坐有豪爽宾,哗哗睨云骥。

屯云刮痴白,有如拥天彗。疏棂炯萧森,北固决遥眦。

半酣大轴出,鲸窟咀甘饴。当中倾玄圃,琚瑀纷百缀。

物愁殚眇情,神妒夺孤閟。快魂疏泠泠,大叱回熟寐。

况复仪真曲,不减铜堤思。凄清激吴音,皓齿曾未愧。

辛咸皆可口,卷舌得真意。初如严冬逼,肃物有馀惴。

末似阳春回,恍入众骨醉。将坛凛先登,乐府仍一洗。

吕侯斯人望,胸中吊古气。二十佩青纶,三十清间侍。

高缠见腾踏,茂渥擅褒贲。顷来笑画脂,无补当身寄。

卜筑傲园绮,秋蜩一官蜕。大笔横利槊,兴来即摩垒。

非如骚些徒,冗语酿愁悱。珍重白玉船,虹吞楚狂子。

道风仙骨照青春,谁写生绡却乱真。莫讶三毛不加颊,齐公端解视全人。

依旧家山万里,重新场屋三年。

七月七日苦炎热,溽暑蒸人况衰耋。渴思玉井旧赐冰,梦绕山阴夜航雪。

顾君意兴今长康,招我避暑开山堂。重檐高栋足凉思,瓜果杂饤罗冰浆。

河朔翩翩酒客至,美得四兼难并二。山风飒沓解烦熇,别是人间一天地。

岩西忽啮半边日,新月当天光又出。携樽露坐月下台,月下迢迢望灵匹。

灵匹争传是女牛,一水阻隔明河流。星桥不见乌鹊度,万里晶光河汉秋。

锦样年华看又半。药畦兰砌频浇灌。一夜涨添春水岸。

持竿便。鱼儿钓得杨枝贯。

远近花香携榼看。踏青有约年年惯。沉醉归来斜照晚。

闲庭院。睡浓只觉人情懒。

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夜村舂黍。草屋寒灯雨。
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相留住。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

我琴未弦时,浑然心与耳。自从识开指,反为琴所使。

部勒新招募,安能任指挥。吏犹从战没,贼亦惜宫微。

空槥收衣殓,孤魂带血归。即今各开府,经岁事攻围。

永徽往迹留清池,老苔半顷函玻璃。野色凄凄映江绿,墨气馥馥浮云姿。

池上有庙绘古像,我来展拜魂神爽。当年臣节懔冰霜,犹觉丹心走魑魍。

却忆文皇顾命时,佳儿佳妇卿扶持。先帝胡为作此语,无乃早见恩乖离。

当时才人正入侍,何不及芟鹦鹉翅。可怜祸水起波澜,扑杀此獠方快意。

嗟公此心劲如铁,臣躯可捐节不折。潭州去国几千里,孤愤飞作炎天雪。

行步偶来湘浦口,濡笔径展锥沙手。至今池上风雨夕,仿佛蛟龙夜深走。

千秋事往如云烟,却想临池燕集年。狂歌欢咏亦偶尔,长安不见应潸然。

神龙御天唐再造,洗日咸池宁足道。孤臣曲突竟何为,零落丰碑卧秋草。

误国李许名谁馨,精气蟠郁池为灵。我欲从公乞笔札,写诗上续《离骚》经。

近日多骚客,吾衰不可追。
松间哦鲁颂,花下看唐诗。
好鸟山深语,寒蝉日暮悲。
此声良叶律,新句总堪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