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八景 其七 泛渚鸥声

海上风光鸥占多,烟涛万顷隔虞罗。旧游到处逢鱼叟,拍水长鸣和棹歌。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尽入歌声,共资一笑。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
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放勋始钦明,南面亦恭己。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

猗欤叹日跻,穆穆歌敬止。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礼。

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鲁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半溪晴日衔疏柳,无数秋山入小楼。谁伴主人一潇洒,滩头钓石石头鸥。

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閒居抱病怯微寒,匣里阴符耻更看。中酒畏风眠不起,鸟啼花落又春残。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
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问真修,听我断。莫著凡躯,物物频思算。打破般般常内看。

坐卧行住,须作骷髅观。

渐令成,常谨按。八亩琼田,别有新条段。性上分明堪正玩。

量得无差,便到清凉岸。

短蒯长歌二十年,不羁天地总翛然。监河赊许供江水,营室虚偿贷聘钱。

妇索短縆枯井畔,儿煨半芋败炉边。日高颜巷西风急,傲骨嶙峋万仞巅。

云歛长空月转闾,衡门如水梦安舒。边防猷壮周天老,竹马风高□□□。

塞草可怜春捲绿,花村不见吏催租。江莼一旦兴归思,八邑号留动念无。

千里书来采石矶,西风鸿雁叹分飞。违时野鹤拚青鬓,忧国山人自白衣。

灯火人家夜不收,三更明月过南楼。
风烟随处自能乐,何事客心还独愁。

一声幽鸟到窗前,白发老僧惊昼眠。走下竹床开两眼,方知屋外有青天。

苏州城,秀州城。鸭觜船儿月样轻,往来多月明。

一条浜,两条浜。夜半歌声逐橹声。客愁无数生。

兵气拥寒早,连云幕地阴。干戈真养拙,文酒漫栖寻。

备历多忧日,空馀无住心。芭蕉隔窗雨,撩得短长吟。

黄金台畔太行隈,千里风光一日回。白马渡迷芳草合,紫金坛迥曙烟开。

笙歌到处留人醉,车马谁家上冢来。坐想旧游真似梦,野花黄蝶遍蒿莱。

四时推运逐星杓,昼夜停分百刻昭。郑重元君重定式,细详时候已明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