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左侯

幽独抱戚戚,揽衣步修廊。朝暾隐崇垣,好鸟相鸣翔。

有客过我庐,车马俨成装。问客逝安之,言将旋故疆。

置酒与客别,笙歌发中堂。客怀惨无欢,杯举不尽觞。

客胡不尽觞,世事总茫茫。铅刀竞一割,太阿匣中藏。

宋人宝燕石,白璧委道傍。许身苟不亏,弃置讵庸伤。

客其固明志,要归道所臧。闽道足山水,奇秀钟宁阳。

归去卸尘缨,终日以徜徉。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睛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葡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余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啮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
烂漫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镮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忍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中,山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尺,强烈不可干。
余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雨城。
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

江湖种橘侔洞庭,于中小者如龙睛。珊瑚枝干碧玉叶,结实璀璨罗繁星。

客持赠我意已重,贮以翠笼尤晶荧。气含风露更高洁,色著霜日微红青。

匀圆入手讶磊砢,甘酸流颊凄芳馨。金丸玉齿乍破碎,中有沆瀣凝清冰。

厥包忆昔贡宫阙,潇湘远物来天扃。争新效美不论直,万颗坐觉千金轻。

美人转赐入怀袖,归来分饷同瑶琼。只今八骏杳安在,此物亦尔无光精。

天涯相见两寂寞,敢以陋质伤飘零。举觞为尔成一醉,醉中不省居蛮荆。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谁道卢门病客多,先生有药起沈疴。
儒家自昔无追拒,贱子经年赖琢磨。
点铁成金自尔耳,绝尘瞠后拟如何。
他时若谒安昌第,只愿论文不愿他。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

高岭冒层岚,疏林逗残照。
何处觅孙登,云间听长啸。

买地还须共一都,已留墨妙付官奴。主人正似天随子,家住烟波万顷湖。

虚亭屹立沼中央,古匠施工亦异常。略彴相联虹对影,涟漪四面镜涵光。

雕楹圆槛环然敞,碧瓦飞甍势欲翔。杖履时来涤尘虑,可能随事见毫芒。

留滞通侯邸,真成客里家。高门贺燕雀,华发吐烟霞。

逸士方三拜,才人温八叉。知君怀故里,丘陇有梨花。

圣远已千载,继述良独难。维公出南纪,大道剪榛菅。

济世仰莘挚,斋心师巷颜。知几寔至要,浩浩仁义端。

故宅俨斯在,素月照溪湍。濯濯菡萏枝,英英秋露漙。

恭闻华盖穸,讲学留溪湾。坠绪久无托,令我心慱慱。

郎骑白马妾驾车,妾车辘辘郎马嘶。相逢且莫相怜爱,妾家只在五门西。

燕子飞来春在否,微雨过、掩重门。正满院梨花雪照人。

独自个、忆黄昏。

清风淡月总销魂。罗衣暗、惹啼痕。漫觑著秋千腰褪裙。

可煞是、不宜春。

垂杨漠漠荇田田,何处春风十四弦。
放鹤僧归天竺雨,听莺人过六桥烟。
诗寻萝薜谁边寺,酒载桃花第几船。
游子天涯魂易断,非关春树有啼鹃。

白云峰在夕阳边,目送吴云入楚天。汝到燕山却回首,三千里外又三千。

生不识玉门关,梦不到祁连山。忽然天风吹马足,直上千仞万仞之峰巅。

积雪璨巉岩万万古,其鳞之而玉龙舞。有时天亦被雪遮,一片空蒙迷仰俯。

我闻西域冈底斯乃山岳尊,祁连南北脉络分。群山莽莽入关去,武功太白皆儿孙。

亥章不能步,神禹不能导。遂使益地括地图志讹,雪海冰天白浩浩。

既不如张博望,浮槎竟到青天上,又不如郑安远,左执鞭弭右橐鞭。

负戈万里天西来,平生游迹真奇哉。雪山峨峨白玉皑,冰山晶晶沙山颓。

罗卜淖尔蒲类海,如螺如芥如浮杯。西穷西海滨,东望东海限,四海复四海,自西至东二万馀里舆图恢。

九州岛五岳峰数堆,南界北界青莲开。三千大干鲜如此,虫沙猿鹤一瞬俱尘埃。

膏我车,秣我马,天山雪深几没踝。白云如席堕我鞯,白雪如掌落我肩。

羲和纡辔娥魄晦,但见银海沆瀁上下左右兜罗绵。

不用纪功勒石铭燕然,亦不用短衣射虎消残年。

醉斟车上酒泉酒,一唱玉门迁客西征篇。

道途奔走四千馀,憔悴京城僦屋居。晓逐时英登馆阁,夜因羁梦到乡闾。

将衰敢望功名显,临用应惭学术疏。落日孤云天一角,眼穿谁为附来书。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