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花如绣。正罘罳、低垂四面,繁英香透。结客十年知己少,何似银尊翠袖。
莫须问、涛飞山走。且解金龟休作恶,未伤神、丝竹中年后。
空泪堕,金城柳。长安一雨分新旧。更谁能、望尘膝席,争名鸡口。
高誓安期灵气尽,一望三山似阜。但海水、尽成醇酒。
鹦鹉螺卮金不落,问狂生、得似公荣否。休暂住,挨?手。
快饮休嗔急管催,昔人不饮已成灰。转头晚景无多子,屈指春风又几回。
拨闷直须烦曲蘖,和羹宜且买盐梅。莫言两手浑无用,花下犹堪把酒杯。
日出望车尘,徘徊至日曛。拾得红茜草,染就石榴裙。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