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碧水清霜冷缊袍,无媒沧海诧相遭。冥鸿恋野有何意,独鹤横秋他自高。

三岛楼台生梦想,二仪风雨入诗骚。谁人更念苏司业,为解金龟换浊醪。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醉来玉树倚风前。举吟鞭。指青帘。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

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

寻欢端合趁芳年。对鹍弦。且陶然。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

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

浩荡天花弄晓光,春风未转忽芬芳。人跻物外红尘远,境堕壶中白昼长。

风柳冷飘三月絮,寒梅幽寄一枝香。朝来暴喜家风贵,圆璧方圭满舍旁。

断壁苔花十里长,何年雄镇控西羌。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当从阿育王。

朋友以义合,久要贵不忘。结交或匪人,驺虞化为狼。

君不见市井人,杯酒忽相得,倾虞泻胆无所惜。一朝需求不称意,口里驱蛩心上蚝。

更闻背语触疑心,墙角车轮亦生趐。君不见耳与馀,又不见田与窦,当其得意时,刎颈以相就。

宁知嫌隙反掌成,坐令衽席生戎兵。古人重结交,晏子真其人。

伾文执谊,羊豕之合,死生弃置安足陈。

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
瞑禽愁雪意,夜筿助风威。
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
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

里公必谀令,毋论贤否伦。谀言不从心,有识所不珍。

当事责名誉,舆歌杂赝真。五岭南天外,吏治总声循。

潮广复千里,于揭尤海滨。今之为都者,谁可甘朴淳。

频年山海孽,欲尽蚩蚩民。皮肉供兵火,沟壑半吟呻。

嗟哉刍牧少,翻令司牧嗔。十里闻蟪蛄,千家见鹄鹑。

不谓六月霜,忽动九重春。吁帝哀茕独,得公果仁人。

视伤疮痏日,思艰共苦辛。抚摩足元气,藏喻一恕身。

及兹多故日,方知静者神。休然至治理,简默所繇臻。

邑亦遂无事,今昔可具陈。而我于役竣,适公下车晨。

七月观风草,心口各有因。即今王程步,饥渴动征轮。

回首岐峰北,弦歌想日新。眷言还相勖,庶以慰情亲。

西来异兽路应迷,金锁何年落此溪。
不比李侯心似水,归舟自掷石门西。
中秋花月共徘徊,正喜相逢笑口开。
君既不留吾亦去,何时又向此间来。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

菟裘计,何时有。林下约,床头酒。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人言禹会即当涂,上曰芜湖抵鉴湖。
姑少副公求去尔,匪伊有诏盍归乎。
知心霜月浑无滓,回首春风定与俱。
慙愧蓬莱宾客后,愿言陪侍入天衢。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

凝伫。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长日无营早放衙,绿阴小院静窗纱。香风忽送无云雨,开遍空庭沙枣花。

迢迢郎意,盈盈妾恨,今夕鹊桥欲度。世间儿女一何痴,斗乞巧、纷纷无数。遥知此际,有人孤坐,心切天街云路。好因缘是恶因缘,梦魂远、阳台雨暮。
羃羃黄云麦垅秋,牧童横笛倒骑牛。
百爹饲养痢葫芦扇,持向田头蔽日头。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
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绛云火伞张海国,烧空灭尽青铜色。信知天运应炎方,抟土何缘变髹漆。

万室于今陶者谁,炀灶浑疑欺白日。连掾栉比纷参差,画栋朱甍几回惑。

汉家黄屋禁例严,风剥雨淋遮不得。临漳铜雀更何似,香姜旧款无人识。

况兼四壁光炯炯,环堵恍与宫墙逼。帘前砖影更辉煌,彤墀彩绘盈阶墄。

华棼俨上祝融峰,珠煤贯屋祥光直。千门万户火西驰,照耀烛龙乌戢翼。

我思天台有赤城,朱霞天半称奇特。又闻南方裔外山,赤石为墙标异域。

此间合是虹霓居,羲毂轩轩火鞭扶。六丁叱驭驱蛟螭,故发狂飙销鬼蜮。

君不见火焰山头半焦土,爚爚如焚少荆棘。又不见焮翻地底硫磺山,草枯海破飞烟黑。

麒麟之飓炊繁星,流金烁石鲸鲵息。温泉转作瘴母胎,裂窍烘池土花赩。

刺桐万朵吐红丝,蓦地烧天怪繁殖。扶桑照殿逞鲜妍,艳艳絪缊锦交织。

海若自来足光怪,丹邱浴日镕金霱。蒸郁恒旸阳用九,司天南正神明力。

十八重溪水漰腾,九十九峰山崱屴。鲁阳挥戈势当逐,巫尪自焚尤应殛。

炬牛燧象烂功勋,庶几赫怒彰天德。祇今海宴无烽尘,不烦煅鍊洪炉侧。

承平但愿风雨调,永息炎威静八极。

荷今折风雨,落泪夫何叹。见汝请明日,孤根后土安。

何由触冥性,心气忽奔澜。横游不得遂,直上多其端。

冥冥一尺土,砉若钻天难。迎风变青翠,向日成朱丹。

开落一不吝,替萼宵抟抟。悬知此盆内,百孔能相贯。

房房遍已实,根本又可餐。有生百虫附,来去无相干。

吾衷独含愧,给水徒未乾。滋渗任奴婢,隔望成朝欢。

潇湘洞庭上,弥路花漫漫。传闻有司命,乃是神仙官。

五更得月际,大士乘飞鸾。停云拂素袖,洒露当花冠。

嗟兹一华植,岂有高灵看。哀哀楚骚子,抱石沉急湍。

奇躯不得腐,化作荷根蟠。传为万万本,七窍心犹完。

人间习不识,此是荷之耑。君看本末在,岂肯为椒兰。

埋藏弗复道,摧落终心酸。

陌上草青青,陇头烟霭霭。行歌田野间,春风拂衣带。

野雀集蓬蒿,蛙声满沟浍。小蝶无随人,平楚郁松桧。

日午闻鸡鸣,村妇向田外。桑麻四望稠,衣食真足赖。

不论朝市与山林,两鬓难禁白发侵。
物外休论天下事,书中要见古人心。
老来酒债浑无有,公等诗名尽可寻。
吟料从来无尽藏,江湖万里水云深。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毚新被杀,河湟震动。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群情翕习。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密令,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制下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驩州。

  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生子曰俭、曰传、曰位,曰倜、曰倚,皆有才器。俭进士登第,为考功员;传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倜为万年尉;倚最贤,年二十八,为左襄,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两窜荒徼,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徊翔台阁,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名医上药,无不至焉。将殁,上疏曰:“臣本山东诸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列官叙。过蒙殊奖,特秩鸿私,出拥节旌,入升台辅,周旋内外,锦历岁时。有忝天恩,无裨圣化。负乘贻寇,履薄增忧,日惧一日,不知老至。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弥留沈顿,待时益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陈谢。”诏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辅,出拥藩翰,入赞雍熙。升平二纪,实卿所赖,比婴疾疹,日谓痊平。岂斯沈痼,良用悯恻。今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针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于有瘳。”是夕,薨。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