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十四首 其五 禅窝

古屋依青润,袈裟半是苔。壁间僧影在,一坐九年来。

元明间苏州府嘉定人,先世东蜀人,字常宗,号妫蜼子。少孤贫,读书天台山中,师事王贞文,得兰溪金履祥之传。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荐入翰林。乞归后,常为知府魏观作文,观得罪,连坐死。曾著论力诋杨廉夫,以为文妖。有《三近斋稿》、《王常宗集》。
  猜你喜欢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千里按图收故地,
三军罢战及春耕。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夕照临窗起暗尘,青松绕殿不知春。
君看白发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青草,何妨问此心。
闭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夜他乡宿,同君梁甫吟。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
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秋云多重阴,凌旦亦可乐。
虚斋坐亭午,寒雨依高阁。
王官有忧责,霖潦河未落。
孝先但欲眠,不奈弟子谑。
黄花迫晚景,白露下丛薄。
独当慰佳节,得酒自斟酌。

一蹬盘空一蹬回,白云苍树打成堆。题诗朗月清风到,招手千峰万壑来。

今古此峰天栋柱,烟云何处佛楼台。我来不肯题名姓,莫笑尧夫是打乖。

海县春深沙气暄,居人生事不离村。上梯取斧料桑尾,抽橛移舟系柳根。

已过清明违帝斧,不妨红白遍江园。持杯试与酬风物,深愧樊迟学圃言。

三光仪表正。
四气风云同。
戊已行初历。
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
阴管奏司中。
斋坛芝晔晔。
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
安歌韵八风。
神光乃超忽。
嘉气恒葱葱。
磻溪溪畔钓鱼翁,濯缨溪水听溪松。
龟猷未告非熊兆,渔蓑堪笑老龙钟。

霜入枫林叶已丹,风鸣籁动助悲酸。山人归去鹤空怨,清夜月高榕影寒。

白鹇飞飞白鹤舞,孔雀长鸣唤鹦鹉。苍松翠竹白云深,彷佛瑶池降王母。

王孙善画盖有神,綵笔幻出真天人。蓬莱弱水路不隔,愿献枫宸万寿春。

千寻怪石自崆峒,钟梵时闻烟蔼中。欲向丛祠访神女,洞门回首白云封。

云木合沓烟火微,迎人入峡山鸟飞。短篷初系晚炊作,半江水长知鱼肥。

楼台下上架岩谷,十日暗雨游人稀。穿林紫笋未成竹,解馋则可难慰饥。

软莎缓踏不用屐,两三结伴寻禅扉。入门摩挲古碑碣,山茶绰约含春霏。

仄径盘纡石凹凸,天光不漏松四围。倚栏豁眼看悬瀑,寒气砭骨思添衣。

山僧何缘得真赏,终岁落寞逃尘鞿。吾侪恐贻老猿笑,故里有山胡不归。

高阁临溪水,薄暮轩窗开。不见庵中僧,微雨潭上来。

梦向瑶阶月下行,相逢人是许飞琼。含春笑语空千里,莹骨清寒过一生。

定有云归三峡远,那无衣似五铢轻。不知邓尉梅花色,何似燕台柳絮情。

寄览何知老大艰,游踪不定二禺间。寒江急急舟横水,夜雨潇潇人扣关。

古木傲云惟卧石,秋风爱客又还山。磨崖读遍飞空字,定有猿归献玉环。

香清歌管在层城,进酒微闻宴笑声。锦簇华筵瑶岛月,丛残高垒旧时营。

遥传鼙鼓风逾劲,稳卧鱼龙夜息惊。敢谓儒生矜缓带,太平天子不忘兵。

何须辨别。喜四时不断,花信连接。岂少园林,姹紫嫣红,芳菲惯引蜂蝶。

翻愁一瞬韶华老,便到了、飘零难拾。总逊他、朵朵鲜妍,耐得绮窗风雪。

珍重铜瓶供养,几曾借雨水,滋润苗叶。鼻观无香,眼孔多情,一种丰腮娇靥。

繁枝点缀天然态,恐误惹、玉纤攀折。祇怕教、尘染烟熏,不似斩新时节。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扑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近视眼,更后十年人不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