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云阴如墨罨颓垣。匀注锦成斑。谁言窈窕宜宫体,梦不到、飘麝阑干。
消息雨声,无人报与,各自度春寒。
背飞双燕著花端,欲语会人难。芳春似客垂垂老,断无分、回汝頩颜。
怊怅坏妆,消磨閒醉,应胜醒时看。
恨无玉版谒尊师,常笑金盘荐穆之。但劈轻红金食指,还浮大白沁诗脾。
闲来种树能通术,果欲归山岂待赀。信是南游专为口,滞留江海已多时。
饭炊云子邑相兼,不用匙翻手自拈。汉使岂徒营口腹,肯教点染玉纤纤。
郊行日迟迟,风和气维穆。沟渠水方涨,陇麦秀以绿。
荒村兵燹馀,萧条数家屋。农人重田事,偶耕及春燠。
老妇饷其夫,稚子饭黄犊。我本疏散人,出游靡拘束。
已无簪缨累,但望禾黍熟。逍遥乐吾生,奚复忧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