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过赵庵二首 其二

中年哀乐总无端,镜里头颅渐改观。姓氏人嗤盲子夏,布衣自愧老方干。

名心未净时沤起,世味略尝犹酒酸。差幸先人遗业在,不须饘粥鬻儒冠。

字慰三,号友红,家枚从叔,廪贡生,候选训导,壬午科本省乡试堂备。著有《拙好轩诗稿》《五代史乐府》及《懒宜巢文草》、《茗余杂谈》。邑志文苑传。清道光二十九年生,光绪三十年卒。
  猜你喜欢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西风晓飞霜,猎猎吹征袍。
丁宁顾婢语,肯效儿女曹。
举鞭问长安,诗海今谁豪。
我欲从之游,痛饮歌离骚。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迥过前殿曾学眉,
回照长门惯催泪。昭阳昨夜秋风来。绮阁金铺情影开。
藻井浮花共陵乱,玉阶零露相裴回。稍映明河泛仙驭,
满窗犹在更衣处。管弦回烛无限情。环珮凭栏不能去。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珠帘欲卷畏成水,
瑶席初陈惊似空。复值君王事欢宴,宫女三千一时见。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江上无云夜可怜,
冒沙披浪自婵娟。若共心赏风流夜,那比高高太液前。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
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
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
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年年喜见山长在,
日日悲看水独流。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门巷幽深白日长,清风时洒玉兰堂。粉墙树色交深夏,羽扇茶瓯共晚凉。

病起经时疏笔研,晏居终日懒衣裳。偶然无事成媮惰,不是栖迟与世忘。

蜀岭参天近,巴江向海迂。百城同暗谷,独鸟视前途。

六月蒸云甚,长风骤雨俱。漏天畴得补,深峡不时输。

回首蛇蛟斗,伤心虎豹呼。剑关愁断栈,天汉逼乘桴。

臂饮通殊俗,巢居自一隅。遗黎待螺蚌,小邑断樵苏。

绝域飞黄鹄,仙人用只凫。清秋已收潦,问尔丽泥涂。

明公持节洞庭丘,文采风流礼数优。朱幡皂盖干城日,青雀黄龙大阅秋。

汉室兴图恢邓禹,唐家谏疏属韩休。水西开士时相见,烂熳新诗共倡詶。

不令老眼看鞓红,岂是青春不负公。
尚有扬州风物在,亦防此段并成空。

书剑萧然吏隐兼,因风落帽正无嫌。丹枫乌桕三山渺,碧海青天万里黏。

瑚长可知非网密,珠还未必是官廉。钓鳌莫下任公饵,向若徒惊白发添。

玉闺还是佛中身,只采苹花了世尘。
閒度芳年孤月晓,贵联戚畹一庭春。
青枝路接藁砧近,瑞锦辞翻黄绢新。
我亦卜邻平乐里,忍听歌薤咽清晨。

积霭空林外,遥山失翠微。铃声摇乱梦,帘影得朝晖。

溜疾水犹活,霜浓沙不飞。劳生尘鞅里,那息汉阴机。

渭北神仙府,春来乐事多。花枝侵舞榭,日色艳宫罗。

丽曲娇莺妒,红颜细马驮。更怜明月上,流影入金波。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怪石虎踞蹲,老蘖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碧山溪径静,见月自徘徊。洞里寒梅落,楼头短笛催。

红尘江北去,孤雁幕南来。芳草庭前绿,惟馀沧海隈。

闲院落。误了清明约。杏花雨过胭脂绰。紧了秋千索。斗草人归,朱门悄掩,梨花寂寞。书万纸、恨凭谁托。才封了、又揉却。冤家何处贪欢乐。引得我心儿恶。怎生全不思量著。那人人情薄。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