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移屋陋巷,兹来倍笑污洼。短槛蜗涎诎曲,颓檐蠹篆槎枒。
门许故人题鸟,壁容稚弟涂鸦。饮酒谁共一斗,读书差羡五车。
春月怀人薜荔,秋风吹梦蒹葭。无榻堪留孺子,有蔬颇类茅家。
霜后老农饷蟹,雨前诗客携茶。矮菊浸浸彭泽,盆荷小小若耶。
未得山栖聊尔,倘云市隐非邪。
冥色冲寒雨,凉风度浅沙。村樵归晚棹,江浦噪昏鸦。
牧笛声初渺,桥驴思转赊。亲知今并辔,谈笑挹霜华。
少癖购群书,玉华洞志有。诧入古洞天,飞走绝迹?。
今兹过将乐,使者轩乘輶。主人候紫气,止我具糒糗。
君姓自仙李,客主龃误龂。我乐从君游,杨祠谒北阜。
入城更出城,三华硚水浏。舟拖其里十,藤岭一发{髟久}。
会仙真拍厓,漱玉或遗玺。两亭谁所作,接引佛我诱。
禽舌译客来,古记谓之舄。土人■烛洞,一扇风䬀飗。
绣球踏蹴鞠,弋缴难收?。霏霏伞假客,仙羊初平趣。
旁有猫卑伏,敖者駴啷喔。应真十八躯,倒挂示??。
苍龙漭出渤,爪弄角?蟉。巨象披毾,四足一鼻㰶。
侧身瞰螺旋,?蟺,仙房在其间,床幄系纶绺。别有小仙房,婴绷却绊鞧。
畇畇古仙田,洁蠲勃与溲。叠畦垡陈根,莠茁亦不获。
闽耕宛则之,重泉灌秬秠。五龙下水戏,舚舌吐腥嗅。
锦江鲤上水,涸冻将魱鯦。蓬莱翠叠叠,仙人放麋麔。
■尔不可测,雷公面{面幼}{面臭}。舍之抱琴腿,一写思郁懤。
鹰隼立目愁,羊肚燖其?。下垂就乳眴,心恻无子㹗。
虎瞪儿耽耽,琥猫小更丑。伏地狮鬇鬡,破石爪翻蹂。
何人雪深醉,滴滴酿啜?。我命笑嵇生,不乞石髓滫。
鼠巧窃绥桃,仙遣狡犬守。雁门雪掌落,药箱冻乾{番臭}。
琼楼玉宇人,醑饮诸父舅。抚席或间丈,长夜酣相侑。
天平柱与针,平直常地纽。《冰柱》刘叉死,嵋石弥明朽。
眼前句敢道,荔支馋手挜。风吹蜡炬泪,生不化先?。
雪立陈公背,陈死人久久。秋千孰翻身,雪窝几孰授。
八人者胡集,斗魁匡隐?。千岩又万壑,障运刘侯肘。
幡然宝盖悬,覆此篯铿柩。厥子拜展墓,茗酒次列䀁。
美人姣珊珊,白晰不槁㽲。一柱天为支,昆仑铜揭搝。
吹吹金虾蟆,灵龟饮气寿。儒释道三家,天垂象人佑。
苍苍其视下,巇哉湫乎攸。达摩无文字,无江渡无咎。
鼓子叩则鸣,承露盘莹琇。玄武立若神,蚕丛石背负。
闯然仙人扇,刻石至元手。更扪宋墨书,铲洞声䪮䪮。
岁乾道丁亥。偕僧两劝首。入穴平崎岖,千载吾开间。
爰睋普陀岩,莲花五纬晭。燕燕归其巢,白玉屏琼玖。
钟离权吕岩,秘授魄针炙。鹦雕翵弯环,大小狮欲?。
犀何望而觢,玉䨲小竹{鼠亚}。躄?跛鳖睨,漾水鸳非?。
玉龙首偶出,仰面猱升翛。白玉蟾何娭,兜铳仙斗铳,石龛上石钟,钧广乐成九。
村稚小矶掷,铿响殊击缶。沈吟轩辕张,礼乐天地负。
仙梆下土传,漫天幂幂{厂穸}。灶盎俨人宅,真灵此薪槱。
白狸敦桥边,踱踱弥勒右。布袋向我咍,明月落江否。
毫光闪金星,十二乳一卣。酌之拜观音,像胡恒作妇。
世间男子子,不悟中黝黝。蒲桃与核桃,刚柔埽用帚。
何处木鱼响,七层楼纠蓼。且拾紫芝去,葫芦门罩留。
投壶与登塔,手足若我揉。隐隐夜欲曙,一瞥火灭煪。
此时心螴蜳,莫问卯与酉。人生梦有觉,子午穴王鲔。
适来春水辰,却看秋月丑。四更渐五更,半轮隙光受。
忽悟诗云葩,月出歌舒忧。五色需与卿,侧趾无底湫。
升天色非玄,入地情无愀。敞克夜何其,窌牛鸣恐庮。
石像前小坐,锦段蒙牝服。福地我帷车,浅斟此可酒。
我游名山夥,石怪幻夜囿。如何夜又月,媒我若人囮。
神仙非可学,金丹徒自痞。鼎炉更迷涂,出洞原自牖。
奇哉䆗窱游,略抚壶中钮。何当常常斯,聊别谢吾友。
开元天宝梦中春,曾捧泥金下紫宸。舞帽槿花容易落,等闲老却太平人。
丛林合沓隐丹邱,还指松头倚画楼。兰桨共移明月夜,绮窗遥对乳峰秋。
阶前蟋蟀寒偏急,池上芙蓉晚更幽。寄语陈遵莫投辖,春来还拟复同游。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