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只有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畅当,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畅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畅当父亲畅璀,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唐代宗时,与裴冕、贾至、王延昌待制集贤院,终于户部尚书。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秋实思威凤,春条宿绮禽。留观停翠葆,托赏集华簪。
苍震犹乘卦,商岩近作霖。天支从此茂,长覆玉山岑。
群峰耸拔更回环,鹤驾分明缥渺间。金鼎丹成人不见,但留名字镇空山。
昔年亭馆筑城闉,此日重游自怆神。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郡东万山里,形胜罗汉门。其内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雄踞通南北,奸宄往来频。近以逋逃薮,议弃为荆蓁。
此地田土饶,山木利斧斤。移民迁产宅,兵之亦龂龂。
何如设屯戍,守备为游巡。左拊冈山背,右塞大武臀。
既清逸贼窟,亦靖野番氛。府治得屏障,相需若齿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