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与《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一样,也是就题发挥,咏刘郎在天台山遇神女的事。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幔,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闻百鸟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唐五代词以《天仙子》为词牌的作品多用刘阮事,托意仙缘,实写人情。与《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不同的是,此词写天人相隔,仙人的恼恨与世人全同。
此词“踯躅花开红照水”写环境,以“鹧鸪飞绕青山觜”写刘阮经岁而归人间的依依之情。最后不写刘阮恼恨不能复返,却从天仙懊恨人神千里之遥,不复再见,更觉深透一层。全词句丽而意清,语真而情挚。
醉舞狂歌四十年,老来参得一乘禅。东风未湿墙腰雪,细雨微添石眼泉。
无数白鸥闲似我,一江春水碧于天。莫言笠泽非彭泽,定拟金川是辋川。
阴静圈分动与阳,又将太极问周郎。可知自是公家物,一本西风万朵黄。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禅室由来静,幽偏更此亭。天斋闲数日,夜坐或观星。
对越惟精白,功名要汗青。昔年陪锁闼,从未此居停。
世事清消一健忘,道心随处浴沧浪。偶逢洞口刀圭诀,因识山中岁月长。
百里棠阴分雨露,十年歧路叹膏粱。凭谁尚友崆峒子,比屋于今共挽唐。
昨宵有梦落空谷,开匣氤氲香满幅。鸥波亭畔好春光,露凝点点风扬扬。
巧从瓷斗开生面,笔阵纵横墨花灿。天目山坳彷佛逢,至元款识寻常见。
夙闻画马殊有神,风毛雾鬣看犹新。换手忽传林下态,多情应对管夫人。
敷荣讵肯同萧艾,嫩叶千茎绿玉碎。小窗展对读《离骚》,可许楚臣纫作佩。
九畹幽芳静裹含,秋来摇落有谁探。一拳瘦石根无土,珍重同时郑所南。
孤城斗大云为衙,朔风战树啼栖鸦。天公作意破岑寂,排日玉戏矜豪奢。
炉温祇有茗堪煮,水浅惜无鱼可叉。山田萁落漉浆汁,争言此味清而嘉。
夜堆晶盘置墙角,晨碾玉屑挥霜牙。不令急煎汤一沸,气蒸釜底烧枯杈。
滑腻流匙得精粹,如吸沆瀣餐朝霞。又若道人发逸兴,踏雪笑嚼寒梅花。
沁入心脾涤肠胃,消去渣滓无疵瑕。五侯鲭膳贵人家,驼峰獾炙盛相夸。
凿冲辇致佐珍馔,门外往往翻冰车。岂知菽为五谷一,来其出自狸虎沙。
蠲烦但藉半瓯水,含冻偏宜六出花。癯儒秉性甘澹泊,野客与我同生涯。
况复绵州得春酿,官厨取给无须赊。
古刹名楼烟雾稠,坐疑天地一虚舟。听歌不碍琼叶下,倚槛倒看银汉流。
仙洞阴苔封碧溜,谁家玉笛横清秋。青袍白马非吾意,黄菊紫芝当暂游。
端居风味转萧然,企脚胡床未肯眠。扫叶声空圆昔梦,煮茶烟尽感流年。
吟成白雪捞虾夜,书就黄云送橘天。剔罢残灯愁寂历,半龛弥勒共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