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船动湖光滟滟秋。”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短短一句话,便勾勒出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秋景图,用船动时“湖光滟滟”来显现秋色,足见作者构思之巧妙。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发生的感情故事,也必定是浪漫而动人的。以景衬情,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贪看年少信船流。”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贪看”二字,充分刻画了采莲女的情窦初开,大胆无羁。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无端隔水抛莲子。”“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这一抛莲子,实在是太大胆,不仅是人世间的礼法,连少女自己的矜持也不顾了。
“遥被人知半日羞。”从“遥”字可知看到的人离她很远,并未有什么表现,更没有笑她,或许根本没看到,只是采莲女的猜测而已,而她却以为心事被窥破而娇羞满面,可见采莲女虽然大胆却终究逃不过女儿家怕羞的心理。作者笔触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让人玩味。当众少女和声再起时,可以想见,那是伴随着一片会心的欢笑的。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此词人物刻画生动形象,风格清新爽朗,音调和谐,和声作用精妙,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孤舟上荆巫,天末未觉远。
最奇扇子峡,恨不遂高遁。荆棘蜀故宫,烟水楚废苑。
至今清夜梦,百丈困牵挽。人生如寄尔,勿叹流年晚。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步屧名园酒且随,兴高翻怕主人知。繁花临岸水虚照,丛竹倚岩风倒吹。
懒慢不妨终日坐,登临如有隔年期。春塘见说鲈鱼美,欲把长竿理钓丝。
恂恂许御史,清誉自初年。门绝苞苴使,家惟薪菜钱。
文章名盖世,忠义力回天。不为儿孙计,何须僻处田。
往读韩公诗,遥忆合江胜。今登合江浦,事事得稽證。
时虽秋气高,崖菊开未竟。蒸水断桥隳,湘流碧苔净。
亭暄日方午,叶战风初劲。仰止石鼓祠,清宫妥先圣。
扪萝跻窈冥,一径转深茜。诸贤肃遗像,再拜起深敬。
庶见退之翁,峨冠面中正。南轩子朱子,左右相辉映。
胜事舞旄倪,大烹繁饾饤。灵晖烛幽显,艳艳开新镜。
夷考武侯初,爰居赋邦政。中更二李手,风气日以盛。
三子微一夫,兹院何由竞。缅怀俱泯泯,揆理殊未称。
先生古良吏,恻恻心所病。早晚盍经营,仪章须考订。
重来应不厌,更发登临兴。
武皇雄略吞八荒,将军分道出朔方。甘泉论功谁第一?将军金印照白日。
尚方宝玉将作匠,别刻姓名示殊赏。蟠螭交纽古篆文,太常钟鼎旌奇勋。
君不见祁连山下战骨深,中原父老泪满襟。卫后废殂太子死,茂陵落日秋风起。
天荒地老故物存,摩挲断文吊英魂。
决策先皇日,于兹五十秋。和戎诚有利,谋国渐成偷。
西挫榆林塞,东摧辽水朝。不知今制阃,谁是范韩俦。
南山冲道厄?砑,井邑萧疏树影遮。桥断浑河争倚石,地留故苑失飞花。
高排虎落凌云险,强挽乌号却月斜。谁谓从军无苦乐,翻令征士不思家。
一到洋田怅望频,呆瞻旷野忆先人。乾坤更代英灵渺,风雨摧残垄宅湮。
膏泽遗留宁有既,松楸庇护竟无因。通天多少曾玄罪,祠寝年来赖一新。
意外逢君驻使车,三年颜色若为臞。尊亲劳苦能加饭,舍弟忧伤待废书。
首夏沛中余北向,先春淮上彼南图。飘零一聚师门下,南北相望更二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