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获擢用。丞相桑哥专政,程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几载日华东畔住。吟尽上林卢橘树。暂因休沐卧家园,舍傍别筑莺花圃。
晓峰晴可数。竛竮小髻添娇嫭。羡风光,鲚鱼吹雪,紫燕画梁乳。
水榭潭香生一缕。閒课雏童煎日铸。定瓷翠滑最怜渠,南华且了朝来注。
扫花蓬岛侣。群骖鸾鹤阶前舞。愿年年,朱颜绿发,双向镜中驻。
人事无停机,曦晖正流耀。及兹东城游,驾言谢纷要。
杪秋霁景澄,寒原入高眺。静躁本无媒,忧欣人自召。
蘼蘼霜蘤明,历历幽禽调。独行心已怡,况也偕二妙。
投社惭渊明,能诗得清照。燕谈析玄旨,悲吟发孤窍。
一语何足稽,后期真未料。微风西北来,泠然杂清啸。
登车四顾总茫茫,铃铎声中见火光。匝地风霜冲雁阵,漫天尘土过驴纲。
琵琶客路歌红袖,林木人家恼白杨。行尽畿南二千里,衾中缩卧类摇床。
越江芙蓉开若云,越中儿女红襦新。年年采莲江浦口,扁舟遥唱江南春。
凝情倚棹送行客,折得芙蓉赠行色。南风吹作满袖香,令人别后长相忆。
君心如花不污泥,亭亭洁立当清漪。花容不逐秋风老,知君交态无荣衰。
人生百年几回别,莫惜芳菲为君折。芙蓉落尽秋江空,千里相思共明月。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
吴刀郑绵络。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