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之所以说其“别具一格”,是因为柳宗元这位对待写作从来都比较严肃的诗人,在此诗中,却一改自己平时的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嬉戏的笔调表现出来。
首先可见到首联两句,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仔细想来,种柳劳动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时间自然在春季。其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经柳州,此乃地点所在也。另外在语言上,诗歌一开始,柳宗元有意运用似乎有点“绕口”的句式,两句十个字,居然嵌入了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极度新颖,极度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
而颔联针对上联所写发了一番感慨,先想像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谈笑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绝不是作者的自夸,实际上,作者心里非常明白,在他所处的时代里,作为地方上的最高长官,能亲自参加公益劳动的“一方诸侯”实在少之又少,因而有这样的自信。
前两联柳宗元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展开描写,使诗题中的“戏”字落到了实处。后半段的戏笔的成分似乎已大为减少。在此两句中,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覆盖着大地,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人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的举动将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面画龙点睛的议论。
而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让人不禁感同身受。
不过,虽然作者力图使这首诗基调轻松、语言幽默,但由于诗人的经历、秉性以及所表达的主题的需要,事实上,诗歌是越写越严肃,越写越接近自己的一贯风格的。
纵观全诗,诗篇先在题目用“戏”笔写出重大严肃的主题,收到既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而又避免了空话大话,避免了自吹自擂的奇特效果,这样来写,首先为诗歌的风格定下了一个基调。然后,除了头一联是叙述事情,是实写外,其他各联,或为推测,或为希望,或为议论,总之都是虚写。这种诗歌结构,不太像唐诗,更接近于宋诗的风格。由此可知作者并不想把种柳劳动当作诗歌的中心来写,而是通过种柳这件事,借端说理,表达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做官准则。这思想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也许直到现在仍然有其不朽的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此诗包含着风趣和幽默,但又不失丰富思想感情,细细读之,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簿领日沈迷,从容乐事稀。宾朋幸相值,樽酒不须违。
惨澹愁云积,参差远树微。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一官七载余,三来相国寺。入门孤石存,慷慨笑相视。
叹此磊落材,沈埋清净地。抑郁归僧房,精灵入梦寐。
修髯伟丈夫,长揖就客位。气象既轩昂,言词复清利。
感君见爱深,为君说遭际。家本大江东,来自宣和岁。
维时久太平,君王尚游戏。园囿象山林,穷工极点缀。
西北献苍鹰,东南贡翡翠。徵求及闾阎,草木皆为累。
乃随花石纲,挺身入大内。重瞳顾之喜,声价迈俦类。
曾下米颠拜,遂入清流队。王蔡势烜赫,莫能相招致。
承恩曾几时,沧桑出不意。童贯开边衅,灭辽失长计。
金人遂渡河,长驱无所忌。二帝继蒙尘,邦昌窃神器。
恐被伪命污,空门暂逃避。初非爱金仙,迹与心相背。
谓我事浮图,贤者苦责备。悠悠五百年,永为世人弃。
所望有心人,破格相磨砺。载归上苑中,依然堪位置。
斯言感余心,顿下穷途泪。方图倾所怀,梵钟惊午睡。
庐山山门何处也,远公戒行深般若。谁将酒政破山荒,我快驱车驻一下。
百年长醉尽长斋,不妨出社更入社。南来长揖三先生,攒眉此公知我者。
松顶拟闻襟佩还,落日阴阴泉玉泻。更向山间款竹关,缘萝鼠妇敲檐瓦。
落日西风,何处问、隋家宫阙。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
更乍起,悲笳咽。人未散,哀筝急。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
一川宫柳绕雕栏,浓碧浮空迥接天。借问生仙人去后,果曾亲到玉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