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初闻季子贤,词源涨万派。未倒蔡邕屣,先倾程本盖。
自从得斯人,议论颇宏大。迩来卧苫块,病骨剧疲瘵。
兹游独不预,颇觉气宇隘。平生憎俗物,每见意即败。
后会君强起,免食三年艾。
猊坐诸天绕,龙龛百鬼神。扪萝穿窈窕,拄策上峥嵘。
雨送秋声入,风迎夜气生。降肛壹鼍吼,撇烈两凫惊。
独诣超神界,真游梦化城。微吟更有味,琢雪斗僧清。
南朝往事久灰尘,岁岁樱花树树春。手挈铜铃拜遗像,呜呼碑下吊忠臣。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呼船渡西瀼,策马行东屯。犹有竹下屋,依然柴作门。
林深多鸟雀,山对有猱猿。世隔券尤在,堂非基自存。
稼云迷旷野,屏翠随层轩。土厚疑吾里,溪清何处源。
餐英金有种,饭粒玉为根。芦笋恋春渚,蕨芽蕃故园。
山名窃诸葛,城榜为公孙。云雨峡前梦,琵琶山后村。
留人惟野趣,隔世绝尘喧。墙度鸟飞影,泥留兔走痕。
渔樵老岁月,藜苋过朝昏。槎汉我初返,梯参君暂扪。
车徒今附骥,行列旧同鹓。休沐因闲日,携持访古原。
摧颓一弊节,走逐双朱轓。凉飙薄巾袂,佳气浮酒樽。
出游有此乐,相视而无言。则为樵夫嘲,甚于人言烦。
取君古锦囊,盛我浣花番。归去待星上,随江看月翻。
承明殿上歌声靡,东林社中悲声起。谣传委鬼唱茄花,儿孙鹰犬纷爪牙。
毅气觥觥清君侧,铁骨嶙峋三代直。夜飞缇骑响寒风,咫尺吴云黯无色。
闭户非无卿大夫,挺身奋激来屠沽。满腔热血泼江水,阴霾天翳闻喧呼。
杜鹃啼处山竹裂,星光惨澹凄残月。市门一击博浪椎,草痕尽染苌弘血。
吁嗟乎!九枝日出冰山消,生祠瓦砾埋蓬蒿。行人终古伤前朝,摩挲四字丰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