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三妇艳诗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唐苏州吴人。所著篇咏,甚为时人所重。初为右史、中书舍人,知考功举事,坐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尝与许敬宗等撰《瑶山玉彩》、《芳林要览》。
  猜你喜欢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池方一寻深寸许,泉脉涓涓萦砌台。闻道旱天能作雨,定应变化自何来。

攀枝结叶蔽朝寒,病鹤摧颓老骨山。
安得虎头痴绝手,蘧庐置我水云间。
闻说金华渡。
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好。
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
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
摇艇入新安。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五月之初四月尾,菖蒲叶长楝花紫。
淮乡农事不胜忙,日落在田见星起。
前之不雨甫再旬,身畴已复生龟纹。
近者连朝雨如注,麦陇横云欲殷腐。
如今麦枯身失时,举手仰天祷其私。
身恶久晴雨害麦,兼收并得宁庶几。
饼托登盘米藏庾,侬家岁寒无重糈。
岂知送日戴朝星,凡几忧晴几忧雨。
吾侪一饱信关天,下箸敢忘田家苦。

铛坐斋宫喜敬陪,高轩二妙屹崔嵬。旧诗古庙香炉去,新句风樯阵马来。

但有黄花堪落帽,不应白发怕登台。留连月色须明发,未受秋更密点催。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向来行乐城东路,青草池塘乱活东。

所遇不如公,安能读公诗。所遇既如公,安用读公诗。

古人非今人,今时甚古时。一读一哽绝,双眼血横披。

公诗化作血,予血化作诗。不知诗与血,万古湿淋漓。

久别师资屡自嗟,每同谈笑兴弥加。怪来文阵扫吾辈,坐拥高文数百家。

鬓丝丝,香缕缕,深院黄昏,独自和灯语。帘外东风天又雨,昨夜春归,梦也今朝去。

枕衾寒,更漏数,还是芭蕉,解得侬心苦。一句一声相对诉,隔个窗纱,说到天明住。

渊明昔归休,开岁才五十。我虽年近似,我道惭什百。

兼金与尺璧,敢取侪瓦砾。缅焉动真想,迅往孰诱掖。

庶几归田园,千载可同迹。

清风枕簟水云乡,梦觉槐根百虑忘。起课山僮笑多事,饲鱼跟藕摘莲房。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山色晓苍苍,山门下夕阳。
枬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
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

尽日行荒径,全家出瘴岚。鲍娘诗句好,今夜宿江南。

竹里茅茨竹外溪,粼粼白石护渔矶。
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此身何补一毫芒,三辱清时政事堂。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存亡。

有状卷不得,间斋惜夜长。
坐来消暑气,睡去入秋乡。
隐隐生寒骨,沈沈发冷光。
何时遂深遁,移取置山房。
一个铁额铜头,一人三头六臂。
二俱借人鼻孔,却与洞山出气。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