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古交重气谊,不为势位隔。会少别离多,志士深所惜。
骢马东南来,来暮去何亟。留连苦无计,杯酒聊永日。
绝嫌城市喧,一舸访荒寂。孤山芳意歇,青子渐堪摘。
凄凄风雨横,黯黯杨柳碧。天公岂有意,助我动秋色。
重来定何时,慰此长相忆。
惆怅为此别,寸心安可言。如何相见来,落落三十年。
长为贫贱不足恨,乾坤黯淡多烽烟。君生十七去乡井,楚粤东西共萍梗。
阙下上书恒报罢,军中借箸无为省。碧血空传先世名,热肠已化寒灰冷。
英雄失路欲谁投,不妨胡越亦同舟。世人安识徐元直,指心不为曹公谋。
独将至性交良友,间复沉酣托杯酒。因事长留济物恩,活人每试回天手。
岭南岭北千里中,人人皆道胡长公。贫贱之交常满座,挥金如土囊时空。
浮生百年一倏忽,快意当前便须歇。丈夫非爱七尺躯,无人肯买千金骨。
草堂新构西山西,东风三月花盈溪。秫田得岁酒方熟,童孙壮子行相携。
天伦况复美群从,旧德日觉生光辉。忠臣之后世必大,浮云于我何为哉。
薜萝带,芰荷衣。泪滴先公坟下土,三十三年游子归。
忠信薄于礼,道德如追蠡。将除愚乱因,应向薄华洗。
万有生于无,万无归一柢。昔之得一者,仁义犹稊米。
侯王孤寡身,玉石藏真体。道隐无名,德至无声。若昧若谷,乃冲乃盈。
冲气为和,万物以成。知足之足,无寡无倾。牖窥天见,郊却马鸣。
损之又损,无为无行。百姓之心,圣人之情。民注耳目,圣浑聪明。
十三生死地,出死而入生。死生犹断绝,何况辱与荣。
前之大笑者,毋为乱首惊。夫惟道德贞,以为天下正。
行年七十犹为客,何处江湖着老夫。黑发空存数茎在,黄花也笑一钱无。
家徒活计如鸠拙,病起形容似鹤癯。独把茱萸仍独酌,酒酣不用阿孙扶。
瘦柳依桥,江枫伴岸,水乡十里帆斜。能几番寒,秋深处处人家。
西风不管尘寰事,到荒郊、冷换年华。新霜里,红翻柿叶,雪散芦花。
登楼却记当年意,有梦闻楚些,歌咽胡笳。不道相逢,依然愁损天涯。
薄游早倦人间住,问閒云,何处仙槎。枉凝眸,残照无言,缓送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