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
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
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
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淮汉沄沄战血腥,蜀山鬼哭不堪听。如何一线江西路,独现奎星并福星。
悲歌彻夜掩重门,急雨声高应鼓盆。破屋有情看突兀,颠崖无力救倾翻。
街头浊浪如山壅,天上行云学马奔。误向北邻招杜甫,不胜愁绝对空樽。
女子如斯也。自低回、一声檀板,数行泣下。几许花丛懒回头,尽着流莺轻骂。
只听说、文君新寡,明镜无情春又老,叹红颜、一例衍期嫁。
三五艳、易凋谢。
倦摹潘陆抄杨马,腆认说文章华国,何关风化。呼吸商声秋气满,节义几人肩者。
渴睡汉、酒阑灯灺。三十功名尘与土,古之人、先我将愁写。
公等语、大都诈。
澹月轻烟,断桥深巷,可忆当年张绪。玉人来处风敲竹,小玉半开朱户。
消魂处。舌绣来酣,琐帐摧私语。横波相许。最怜是、翠袖搊弦,独自歌金缕。
伤情路。碧苑金鸡啼曙。泪落珠衫油污。简点行装看绣簿,惟有断肠诗句。
归梦去。恨不得、离魂缩地和卿住。人生最苦。只几个黄昏,轻教断送,永夜潇潇雨。
人必贵虚明,月色爱端正。旁死还哉生,以渐至圆净。
谁于既望宵,分此先后景。亭依水西浒,月出山东岭。
孤光一离天,即破亭色暝。凭阑对东湖,潋滟一千顷。
惟怜亭西隅,阴阴尚幽映。一轮固圆明,未尽满月境。
何如到天心,山河了无影。
薄命同罹骨肉哀,天涯书信远难来。愁心不似归鸿影,能逐湘江夜月回。